賴昭光 :勿與整桶買油墨者為敵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賴昭光 :勿與整桶買油墨者為敵

美國決定打死奧薩馬不要活口的做法,與內政部凍結The Edge集團兩家刊物出版准證的共同點皆在封口。一把斃了奧薩馬,美國不必就如何審判活著的奧薩馬而大傷腦筋;納吉政府企圖倣傚老馬當年展開茅草行動時吊銷3家報刊執照的殺一儆百手段,製造寒蟬效應封堵異議。但狗頭軍師非但誤判形勢,更沒料到這兩家媒體會頑強反撲,欲入稟挑戰凍結令。紙老虎誤判形勢,加劇其領導危機,騎虎難下,四面楚歌。



政府封鎖“砂拉越報告”,卻不敢惹“被老馬幕后主使”的《華爾街日報》,有欺善怕惡之嫌。曾被“無國界記者”組織列為“新聞自由的掠奪者”的老馬,當年瀟灑地承諾不審核互聯網,今天卻后悔當年對互聯網一知半解的草率決策,甚至投訴自己退位后也成為言論封殺的受害者。儘管全世界都在譴責政府打壓《The Edge財經日報》及《The Edge週刊》,選擇性口齒不清的老馬卻輕描淡寫地以受害者口氣說“《The Edge》及我所有的朋友,都成為目標。我不知道為什么。”強硬的老馬並沒有一貫以重拳討伐納吉,為他“所有的朋友”伸張正義,施壓納吉撤除兩家媒體的凍結令,讓寄望老馬伸張正義的“馬粉”有點失望。

政府干預媒體的先例可以追溯到5.13事件,當時政府下令所有報紙于5.16日暫時停刊3天,同時在緊急法令下成立了“新聞管制中心”開始檢查媒體。《中國報》當時還因刊登了一則法院新聞而被令停刊10天。而在新加坡印刷的各語文報章,也被禁進口大馬。

納吉接任首相當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日,600名新聞從業員提呈備忘錄,促請政府廢除印刷及出版法令及其他打壓新聞自由的法律,同時制定一項資訊自由法令。但由于政府行政權獨大,視媒體操控為其既得利益的護身符,爾后媒體雖受益于互聯網無所不及的滲透力,民意也在社交網絡沸騰,卻無法有效監督及制衡國家權力。



到了2010年世界新聞自由日,林吉祥提醒:“我們似乎處在是否將走回馬哈迪式媒體黑暗期的歷史性時刻,因為納吉正考慮動用馬哈迪式的控制媒體工具來鞏固他在國內的政治勢力。”這項先知先覺的質問,今日仍然管用,但必須加以過濾,去除有傷“朋友”感情的“馬哈迪式媒體黑暗期”及“馬哈迪式的控制媒體工具”的字眼。

何需與媒體廝殺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IIP)出版物《數位時代盡職的新聞辦公室》寫道:“應對不實和負面新聞時應當牢記下列要點:毫無保留,爭取主動,直接發佈資訊。銘記關于報紙的一句格言:‘切勿與整桶買油墨的人為敵。’”其寓意是,不要與新聞媒體較量。糾正失實報導,而不必追究責任。如果面對的是“真實”的新聞報導,政府更應該毫無保留,爭取主動,承認錯誤,而非跳進整桶油墨中去廝殺媒體。

美國第三任總統總統傑弗遜被認為是歷任總統中智慧最高者,他說“當新聞獲得自由,而且任何人都能閱讀報紙的時候,一切都平安無事了。”新聞一旦沒自由,民心忐忑不安,政府也如坐針氈,哪來國泰平安?

不久前,納吉發表“2014年政府和經濟轉型計劃年度報告”時,呼籲人民“不要以情緒判斷政府,遠離爭議,當真相出現后,所有指責和侮辱也已不存在。”但現在的問題是政府版的“真相”令人質疑,媒體版的“真相”卻被查禁與封鎖。政府要避免被侮辱,唯有透明化施政,並毫無隱瞞地與媒體揭露的“真相”對質,政府才有可能繼續“存在”。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