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泛亚万况

胡逸山

文 文 文

胡逸山:中东宗派,也曾和睦

中东地区穆斯林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对抗虽然延续了千多年,但就近代(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来说,其实在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以前是不激烈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大部分阿拉伯地区是在源自土耳其的厄托曼帝国统治之下,而那统治者(苏丹与皇族)为逊尼派穆斯林的横跨欧亚非的帝国,其实可也是一个不但是容忍,而且还是尊重下辖地区为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多元语言、多元宗教所组而成的大杂烩帝国。

 无论是厄托曼的高官,以至社会经济精英里等,除了有逊尼派,也有什叶派的,也有其他伊斯兰教派(如也源自土耳其的苏菲派等)、各个宗派的基督徒,甚至犹太教徒等,皆在帝国的保护伞下和睦地共处,相互往来,做生意等。

宗教色彩愈发浓厚


 一战结束后,算是战败(主要是在一战里选错边,与败仗的德国结了盟)的土耳其,冒出了一位虽然骁勇善战地与西方多国打过胜仗,但崇尚西方世俗主义治国的将领,即为现代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

 结束厄托曼政权的凯末尔,索性把土耳其整体改为一个军人干政色彩浓厚、力求在各个领域全盘西化的共和国,而且严格地把宗教与政治隔离起来,政府的机制以至社会上的公家措施等,皆必须遵守严格的世俗主义,而宗教只是个人的信仰选择。土耳其这个对于世俗主义治国的坚持,一直到上世纪末,当下的执政党上台后,才逐渐地被结构,令到当下的土耳其是公家方面,其宗教色彩越来越浓厚,但那是后话,以后再谈。

 而在一战后,厄托曼以前在中东的各大小属地,被胜利方的西方列强瓜分,名为托管、实为殖民。在二战后,这些其实宗教、文化都多元的地区也大多独立建国,但与此同时,彼等之间以及各自内部的族群矛盾,也很快浮出台面。尤其是二战后建国的以色列,更是与其他主要为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打过大小许多战争。

 伊朗虽然也是中东国家,但却不是阿拉伯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波斯文化与语言,更不曾受厄托曼管辖过。但当时亲政的孔雀皇朝沙皇巴列维,其治国思维其实与土耳其的凯末尔颇为相似,即在不威胁其个人统治权威的大前提下,寻求伊朗的全盘西化,或至少是现代化。

 如巴列维虽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右派独裁者,却尝试推动左派色彩强烈的土地改革政策,企图把被地主们把持了世世代代的土地分发与农民们,这一来当然得罪了本来支持他的许多既得利益者,为他后来的被推翻埋下了伏笔。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泛亚万况

胡逸山

相关文章

胡逸山:辛瓦尔走了,和平何在?

胡逸山:再次侵黎,后果不堪

胡逸山:有声没声,背后有因

胡逸山:斯国新政,会不同吗?

胡逸山:新卢旺达、不分你我

胡逸山:族群对立,造成悲剧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