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旨在提升儿童的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来自沙巴的胡静怡,多年来致力于食物教育,她不仅带领小朋友走入农场,亲身体验种植,也设计出有趣卡牌和烹饪课程,教导孩子珍惜食物和认识健康饮食。
原是一名电视台影片制作的胡静怡,于2014年,在一次偶然机缘下,接下了“光盘运动”公益案子。所谓光盘运动,就是鼓励人们吃光餐盘子上食物,不浪费食物。
“当初我之所以会接下这个案子,是因为我来自沙巴,从小就在充满大自然气息的环境中长大。我觉得光盘运动非常贴近生活和大自然。之后,我转换跑道,去从事保健有机饮食行业。当时,我已经意识到,人类在浪费食物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我很想要去解决浪费食物问题。”胡静怡神情坚定地说道。
感官教学全方位认识
食物教育课程已经正式在两间小学做了两年,学生涵盖1~6年级,但胡静怡建议,最好从3年级开始上课,这是因为课程内容会让学生自己烹调食物,所以会用到刀,需要削皮和切,还要煮等等。如果孩子年纪太小,可能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手。
“在小学教课都是一整年的课程,学校会将食物教育放在才艺班和课外活动。我们必须准备所有食材,也会帮学校采购所需器具,并设立厨房。当然,我们也会按照学校所能负担费用,去做这件事。”
她介绍到,一般上每一堂食物教育课都会介绍一种食材,“我们会买新鲜食材给孩子看,然后讲解食材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看见食材最原始模样,品尝食材味道等。我们利用‘五感’方式:用眼睛看(视觉)、用手摸(触觉)、试吃(味觉)和用鼻子闻(嗅觉)等,让孩子去认识这些食材。”
“例如,如果今天我们要介绍奶油,我们会让小朋友知道奶油的制作过程,然后告诉孩子奶油可以制作成什么食物,怎么收藏奶油,怎么分辨奶油是否坏了等等。虽然上课时间只有短短两小时,但我们都尽力让小朋友认识多一些。”
走入校园社区分享健康
接下光盘运动案子后,胡静怡开始踏入校园,教小朋友种菜。她认为,要推行光盘运动,就要追索食物源头,让小朋友知道食材到底是怎么来的,也让小朋友亲自体验种菜。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其实种菜很辛苦,食物来得非常不容易,自然就学会珍惜食物。
“做了4年后,我发觉食物教育这一块,在马来西亚非常缺乏。这期间,我经常带小朋友去种菜,甚至直接在农场露营。后来,越来越多人跟我分享这方面信息,也越来越多人找我去分享这个课题。因此,我就开始办讲座会和工作坊,甚至还成立了‘森态’工作室。”
“也由于之前我经常带小朋友到农场种菜,所以认识了一些小学校长,于是就有了到学校做食物教育的机会。”胡静怡欣慰地说道。
目前,胡静怡已全职在做食物教育。她自认,做这一块很难维持生计,因为要请营养师和老师来给小朋友上课,开销非常大,但是她仍然坚持做下去,只因为她真很想要做!
如今,她已聘请了两位跟她志同道合的全职营养师,协助教学,准备教材和设计课程等。“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到小学去教课,然后也会接一些社区举办的工作坊和讲座课程等案子。”
香料商标面面观
胡静怡特别为小朋友设计了香料课和认识商标课程。
“我们会买比较常见的香料,例如:班兰叶、九层塔和黑胡椒等,先让小朋友看,然后闻,再来就是吃。当然,也会告诉小朋友这些香料会用来做什么食物。至于认识商标课程,我们则会教小朋友认识清真和素食的商标等等。”
“我们每3~6个月就会收孩子们的笔记回来看,我们不批改孩子的记录,但是我们会去观察和追踪,并且鼓励和引导孩子做记录。当然,我们也会奖励有做记录的小朋友。做糖或巧克力测评时,我们就会特别设计一个表格,让孩子自己将表格画出来,然后打分和做记录。我们也会引导式地问孩子,你觉得这个甜像什么呢? 让孩子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记录。”
课程实例示范
教学时,胡静怡会细心挑选小朋友常吃到的食材来介绍,例如牛奶、奶油和一些经常食用的蔬菜水果等。
“介绍牛奶的话,我们会将不同奶类(例如:全脂或减脂牛奶、豆奶、燕麦奶、椰奶等)都买回来放在桌上,然后让小朋友去做测评,也就是让他们去试喝,让他们感受每种奶不同的口感,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全脂、什么是低脂等。”
她指出,介绍巧克力(或其他食材)时,也是用类似方式,并不一定都需要煮食。
甜度测评
当介绍糖时,胡静怡先准备5杯清水,然后在每一杯水中加入不同分量的糖,搅拌溶解后,让小朋友试喝,让他们知道不同程度的甜,是加了多少的糖。
“我们也会买小朋友平时爱喝的饮料,让他们看成分表,让他们知道自己爱喝的饮料里面到底有多少糖,然后让小朋友去记录测评后的感想。”她说明。
真假实验
除了让小朋友做测评,胡静怡也会让小朋友上真假实验课程。
“我们会买浓缩葡萄汁和浓缩青苹果汁泡水给小朋友喝,然后也买新鲜苹果和葡萄给小朋友看,之后再现场搅成果汁给小朋友喝,让小朋友做比较,让他们知道真正的果汁应该是什么味道。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很多小朋友都会说浓缩果汁的味道才是真的果汁!这真的很令人感叹。”
之后,我们也会拿糖浆和浓稠剂给小朋友看,让他们知道浓缩果汁里头添加了什么。我们还会让小朋友了解到,新鲜苹果切开后,很快会氧化变黑,但浓缩苹果汁不会,这是因为添加了色素和香精等化学物。”
食物卡牌长知识
胡靜怡在去年設計了一套食物卡牌“美食大贏家”,並將其運用在食物教育的其中一堂課中,讓孩子通過玩卡牌認識食物。
卡牌分成3組,有:食物牌(有36道馬來西亞食物,分成蔬菜類、水果類、碳水化合物類和肉類)、食材牌(藍色)和機會命運牌(粉紅色)。
36張食物卡牌裡,會列出主要食材,每個玩家會拿到3張食物卡牌,玩家只要湊足3張食物卡牌裡面的全部食材,就能成為贏家。
當中,食材卡牌和機會命運卡牌會混合在一起,每位玩家輪流打牌和抽牌,直到湊齊所有食材。命運卡牌可以是“贈送一份肉類”,意思就是可以用來代替任何一張肉類食材卡牌,也可能是“丟棄一份肉類”,那麼你的下一位玩家就必須丟棄手上肉類食材卡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