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Like周刊

主题故事

伤痛后重生

文 文 文

主题故事|回忆无罪 直面历史 共赴明天

【五月雪漫天 恨已矣殇未平】

纪念日的存在,是要让后人了解其历史。然而面对五一三,很多人不知该从何说起,干脆不说,或短短几句带过。了解发生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的历史事件,多一份看见与理解,才有昂首阔步向前走的可能……

余家和:电影打开公众讨论广度

作曲家余家和与五一三甚有牵连,并非他经历过这事件,而是十年前就陆续在五一三墓地演奏,以悠扬的乐器声化作对逝者的安抚与祝福。

“十年前五一三墓地被发现之后,导演张吉安到过现场拍照,也跟我分享此事。后来墓地举办公祭仪式,我和他也都参加过几次,他哼唱和吟诗,我吹箫伴奏。在更早以前,我们就在不同的场合合作表演,包括街头表演,非常熟悉彼此的音乐语言。”

由于双方对音乐的想法一致,后来张吉安邀请他共同创作电影《五月雪》配乐。这部电影恰巧是以五一三事件作为故事背景,余家和与五一三之间的羁绊便更深了。

在创作配乐时,他们一起构思,想着怎样的剧情和场景,应该配搭怎样的音乐、声音,最后再由他写谱──即使没有经历过五一三,但是因为要为画面创作配乐,这些画面和音乐,或多或少呈现出在他心中的五一三。

余家和说,剧情式电影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历史重现,而是带有艺术性的创作。

“每个人对于五一三有不同解读,而这部电影是导演根据他所采访得多位五一三受害家属的故事、通过他自身对五一三的见解,再经过艺术加工,最后呈现的故事,藉此引导大家去认识五一三事件。”

他强调,电影情节不代表事件本身,而是提供一个途径,让看电影的观众去了解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或激发社会思考的可能性。

“很多史料记载已无法考证对错,因为政府没有公开相关数据,在五一三事发55年后的今天,依旧是X档案。位于雪州双溪毛糯的五一三墓地,没有一个墓碑上写着5月13日这一日期,回避这个日期俨然反映出当时政府的态度,所以我们希望现在的昌明政府能坦白公开这件事。”

余家和认为,《五月雪》也发挥了社会性作用,通过电影上映、公众讨论,五一三事件不再是恐吓、心照不宣的隐秘,大家都可以言说历史、讨论历史,发表自身观点。

“这个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过去却被扫在地毯下。如今通过电影引发公众讨论,促使年轻人去了解历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余家和在五一三墓地为“513事件50周年公祭”演奏。
余家和演奏箫(suling)向罹难者致意,导演张吉安朗诵傅承得诗作《因为我们如此深爱》。

坦然面对过去 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关于五一三,有人希望它的细节能被公开;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为什么还要再谈它?难道不能忘掉过去的伤痛吗?

余家和认为,五一三是一件真实发生的历史,其中细节却时至今日仍未被公开,造成众说纷纭。“若继续避而不谈,它依然还会是一个隐患,历史可能还是会不断地重演。

“公开讨论是一件好事,让大家知道这件事,我们的前人做错了什么,我们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错误。”

除了作曲,余家和长期致力于印尼、马来西亚民间音乐研究,主要研究马来皮影戏与甘美兰(gamelan)。在《五月雪》电影中,他采用马来民族最古老的玛蓉音乐(Mak Yong)作为电影音乐的主调。

“我和导演都喜欢东南亚风格的音乐,当中玛蓉最能代表本地或马来民族的文化。电影中出现的传统音乐,很多是用马来拉弦乐器rebab演奏。”

“另外,我们想要表现东南亚的锣鼓文化,但又不想纯粹使用锣和鼓,最后以再现的方式,用特定的乐器模仿锣鼓,在类似的节奏上表现出自己的音乐语言。比如,使用大提琴,以手指拨弦演奏(Pizzicato )及虚按弦方式(Harmonics泛音)制造类似锣的特殊声响。”

余家和使用了多种音乐技巧,以增加戏剧感、展现角色的情绪变化。《五月雪》目前在上映中,若你也想从电影中尝试了解五一三事件,不妨仔细聆听电影配乐,让旋律进一步将你带入电影想要表达的深意当中。

周心怡:需要更多元角度看待历史

两个月前,雪州双溪毛糯五一三墓地举办“513事件55周年公祭”,周心怡把一枝菊花放在某个墓碑上,再双手合十,默默祷告。她并不认识这墓碑的主人,来到这里是因为父亲带她来参与公祭,让她体验课堂课本以外的人事物。

“我们之前来过五一三墓地,那时这里还没有围起篱笆,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问她不害怕墓地吗?她摇头,其父亲因为在做华人义山的研究,经常带她探寻华人义山。她不但不害怕墓地,更已习以为常。“我也并不会忌讳,但我相信,逝者是有灵力的,只要怀抱尊重,他们就不会惹你。”

周心怡

在家里,父母亲经常会在她面前谈论国家大事,包括五一三事件。加上对历史有兴趣,阅读过相关的历史书籍,因此对五一三有些许了解。“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并不完整,需要更多元的角度去看待它,要多阅读其他不同方面的书籍,或自己亲身探访、听听当地人的说法,收集更多信息,才比较能接近历史真相。”

一位十多岁的少女,会想要知道历史的真相吗?周心怡说,历史真相可以让大家明白当年事件的起源、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冲突,“不能让五一三事件的罹难者不明不白死掉。”不过,她也认为,五一三事件太遥远了,而且这个伤疤太沉重,要不要重新揭开它,她不置可否。

“五一三事件,不论如何讨论,最终还是会回到种族课题,虽然是敏感课题,但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国家,我们不否认其中马来人占大多数,但在此基础上,马来西亚应当是一个多姿多彩、开放包容的国度。”

周心怡为逝者祷告。

邓康耀:了解真相避免重蹈覆彻

举凡敏感课题都会遭受打压,五一三事件在大学校园中亦不例外。“私底讲是没有问题,课堂上就并非如此,以往就发生过老师因为探讨敏感课题,而被校方对付。在马来西亚,敏感课题都会被打压,包括在校园。”

马大新青年主席邓康耀对五一三事件的了解,很多都是从亲友那听说的,或是浏览网络读到的,“能在网络上看到的,我都看了”他说。

邓康耀

依他所见,这段伤痛历史的导火线有两种说法,一是党派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二是种族纠纷。“因为没有公开调查报告,没有人知道实情,在历史不完整的状况下,身为马来西亚未来力量的年轻人,要如何去了解、避免重蹈覆辙?”

邓康耀在小学、中学时就已经知道五一三事件,但信息不完整、众说纷纭,故此他期望政府能公开机关档案,毕竟如果没有档案、没有资料,何谈“历史真相”。

“这也是马大新青年自2001年成立,每次都参加‘513公祭仪式’的原因,希望呼吁政府公开调查报告,除了能让大家从历史中学习、还给受害家属一个正义之外,民众也有知情权。”

他认为,从历史中学习,可以为推动国家的进步。以史为鉴,避免错误重蹈覆彻,其实适用于任何领域,不要单单把它局限于种族问题。

邓康耀带领马大新青年参与“513事件55周年公祭仪式”。

反之,若历史如果没有厘清,这会对事件相关人士造成长期累积的负面情绪。“要求公开调查报告,并不是要揭开伤疤,而是让大家知道国家曾经发生过如此不堪回首的冲突,然后看重此事,要从历史中学习,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邓康耀说,五一三是马来西亚重要的一段历史,但在学校课本中只有一两页的描述,这是不足够的。“政府有责任把完整的历史写入课本,一代传一代,让大家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而不是一直阻止民众讨论。”

另外,一讨论五一三,总会有一些人跳出来发表极端言论,如“难道又要五一三再次发生吗”,他认为,应该抱持更开放的态度去看待和学习,因为历史不论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主题故事|55年后 她们尚在找寻主题故事|丧亲之痛55载 暴动无赢家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主题故事

伤痛后重生

相关文章

主题故事|图文合奏的精致艺术 中秋绘本月亮也有味道?

主题故事|星星的孩子闪耀光亮 用画笔绘出希望

主题故事|情牵中秋思团圆 对着月亮说爱你

主题故事|中秋佳节哼旋律 一样月光万般情

主题故事|半岛原住民揭秘 丛林习俗祖先智慧

主题故事|油画水彩相辉映 斑斓色彩江山如画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