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网络霸凌

学习现场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庄言咏

文 文 文

会员文|学习现场:自导自演的网络霸凌 虚假事件真实伤害

社会大众应该要正视问题,正视并不代表批评或谴责。很多时候不分享、不点赞、不批评、举报它,其实就是最好的帮忙了!

“蛤!?这也叫霸凌咩?我和他玩罢了啊!”“没有那么严重啦,只是讲讲而已嘛…”“霸凌不是要身体受伤才是吗?”,以上的回答是多么耳熟能详,曾经,我在校园工作时,有不少青少年个案都是这么回答我的……霸凌,真的只有身体受伤,强者欺负弱者,面对面发生而已吗?霸凌,其实是经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做重复性干扰行为,可分为言语、关系、肢体、性及五大类。

数码时代,网络匿名性让霸凌者伤人于无形。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匿名性也让一些急于得到认可的人们自导自演网络霸凌!

随着科技的愈加发达,现今人手一机的时代,相较于传统上的言语、关系、肢体和性霸凌,属于较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出生和成长在α世代(Generation Alpha)青少年之间的,也是最困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种类。顾名思义,是发生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的一种干扰行为,其类型包含了在网络上发布干扰性文字、影片、照片。

霸凌原因有很多

霸凌的原因很多时候都离不开霸凌者个人内在的心理情绪、家庭背景价值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个人困扰,研究发现较多数的霸凌者可能经历自我怀疑或缺乏同理心、或强烈对于权力和控制的欲望,或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在家庭和社会方面,研究发现,家庭里的暴力、冲突、忽视、缺乏足够支持和关爱,和像确保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认同感都是霸凌的因素。

网络空间里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也恰恰的推动了的可能性,因为无需为网络上的发言或行动负起责任,人云亦云,人赞我也分享的心态,也间接性的推动了悲剧案件的一再发生。

内心空虚 缺乏被关爱

关注度和名气是成功的标志!近来,更甚的是不难发现有些青少年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已经开始上演了自导自演的事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社交媒体成为了青少年展示自我,并从中获得认可和关注主要平台,尤其是长期来自缺乏家庭关怀和父母陪伴的青少年,自导自演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往往这些制造虚假事件的动机是和虚荣心息息相关的,在无数网红美好生活和成功案列的宣导下,青少年常被关注者(follower)和点赞分享率所吸引,普遍认为只要够多的点赞分享和关注者,这就代表着他们被关注了。因此,一些青少年可能为了增加名气或感受到被接纳和被关爱,也希望成为话题的焦点,他们不惜丑化自己或借助模仿和制造虚假事件,来获取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其实,青少年经历缺乏自我价值感和内心空虚是正常的。虽然现在的青少年可能享有物质上的丰富和舒适,但他们仍可能感到内心空虚。这种空虚感通常不是来自物质缺乏,而是情感上的缺失或者心灵的空虚。另外,过度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可能导致真实社交关系的疏远,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孤独和空虚感。青少年最内心深处的挣扎,很多时候就是对自己的认知和自我价值感到困惑,社会压力、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可能让他们感到迷茫和挫败,导致他们试图通过虚假霸凌事件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此外,缺爱的家庭环境也是造成青少年情感空虚和缺失经常发生。这种缺失可能导致他们更渴望在虚拟网络世界获取认同和关注来弥补在家庭中得不到的支持和鼓励。

虚假的网络霸凌会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让人怀疑网络信息的真实。从而忽略真实的网络霸凌事件。

虚假霸凌 负面影响深远

自导自演的其实对肇事者、受害者、旁观者、社会和网络环境都会造成尤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虚假事件里被冒名顶替的受害者将面对非常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创伤,严重的羞耻感,负面的自我评价以及恐惧和焦虑等情绪也将随之而来的打击着受害者。哪怕之后澄清这是一场虚假的,受害者当下所受的创伤也会在往后带来持续性的影响,如:社交障碍和严重的自尊心受损。

对于肇事来说,他们将在未来长大后面对道德的谴责和社交上的压力。水落石出时,肇事者更有可能会因为这样的谎言而让身边的人对他们失去信心和尊重,更严重的是还可能会成为现实世界里的关系霸凌受害者──被同侪排斥和孤立。

那些被虚假霸凌事件所吸引并参与评论、转发的旁观者也可能受到相对的心理影响。他们可能会因为相信并传播了虚假信息而感到愧疚或羞耻;至于那些曾出言支持假受害者的旁观者来说,他们也会感到困惑和失望,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感和判断力。

虚假的也会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让人们对网络信息真实性存在质疑。当面对真实时,人们会因为“狼来了”而选择忽略真实的事件,这将促使我们与最佳的防范时机失之交臂。

虚假的事件不仅仅是一场针对受害者和肇事者的短暂事件,它还对旁观者和整个社会造成了长期的心理影响。有鉴于此,在防范和应对虚假的事件,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防范和应对的工作是需要这三方都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才能顺利完成。

社会大众 应该做什么?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教育孩子正确的网络素养。这包括教导他们如何辨别真实与虚假信息,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辨别能力。无论在家中或学校都建立开放、支持和沟通良好的环境更是预防虚假重要的一环。

家长应鼓励孩子与他们分享在网络上的经历,倾听他们的疑虑和困惑,并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支持。定期陪伴孩子并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在网络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至于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讲座和工作坊,或开展网络素养课程,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虚假信息辨别技能和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同时,学校可以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网络政策,确保学生在校园和网络空间都能受到保护和支持。

其次,社会大众应该证实!证实!再证实!再三的证实有利于加强对于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辨别,才能做到正视问题。学会验证信息来源、对信息做批判性思考,并不盲目相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只有确保传播的信息真实可靠,才能减少虚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当看到可能是虚假的情况时,不要盲目传播或评论,而是应该审慎对待。此外,也需要避免对他人做出未经证实的指责或评论,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参与对虚假事件的炒作。如再三证实该是真实事件后,社会大众则需要正视问题,正视并不代表可以在键盘底下批评或谴责。很多时候不分享、不点赞、不批评、举报它,其实就是最好的帮忙了!

作者简介:

,马来西亚心理辅导局注册心理辅导师和英国的认证的NDP培训师。现为亚太科技大学(APU)心理系讲师、电台特约嘉宾和檀香爱心福利中心义务辅导师。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网络霸凌

学习现场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庄言咏

相关文章

会员文|宋明家:世界大学排名的荒唐

会员文:一点通|古代历史的教训 先有“阿窿” 后有成语“债台高筑”

会员文:好酒趣|3威士忌新品震撼登场

会员文:理财赢家|爱面子 5大支出 让人越来越穷

甄子曰专栏:当法治无法可治|会员文

会员文|洪伟翔:罗丝玛无罪释放蹊跷处(上)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