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如同走上一趟学习过程,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为目标,然而在感受家庭幸福之际,父母背负重大责任——教育,面对林林总总教育模式和学府,家长有什么关注事项?又该如何成为“零顾虑”父母,轻松育儿?
教育儿女是父母责任,且0至6岁是孩子学习黄金期,不少父母为了确保孩子未来有更好发展,不惜到处为孩子奔波,只为寻求最适合、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俗语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为人父母从孩子未出生就已踏上学习路程,与孩子共同成长,而父母怎么做到无烦恼、甚至零顾虑?
学前教育是孩子在踏入正式教育前的启蒙教育,对孩子人生起着莫大影响,但各种教育理念都各有优势,让父母伤脑筋。
GPEX教育集团总裁赵崇豪在幸福亭主办的“0顾虑座谈会”指出,根据其观察,香港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师资和校方管理人员素质、表现及学历,同时也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
他说,香港寸土黄金,当地教育机构无法以地理位置或环境作为主要吸引力,所以重视其他方面因素,例如师资、校园文化和课纲等。
“师资方面,他们下了很多苦功,然后是学校文化,即教学媒介语、教学方式这些。
“他们也注重人品、道德教育、体育方面。”
赵崇豪提到,香港学前教育出色的地方在于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家长配合度。
“如果学校一年一共办十场活动,你(家长)出席次数少过7次,那你的孩子不用读了,这是因为当地教育体系注重家长陪伴孩子时光。
“虽然香港家长很忙,但家长都会抽空参与孩子成长过程。”
优先审查校园质量
家长为孩子挑选学前教育机构必须深思熟虑,实地考察时可从师资、校园风气、环境安全看起。
赵崇豪说,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首先必须了解师资,可留意有关幼儿园对师资和教育投入多少资源。
“学校花多少心思和资源搞好教育?对师资培训投入多少?”
他分享,曾听闻有香港家长到幼儿园咨询课程详情时,竟问起教师薪资待遇。
他说,上述提问鲜少在我国提起,认为若家长能关注师资待遇、素质,我国学前教育将能有所迈进,毕竟师资与教育息息相关。
赵崇豪指出,家长可了解学前教育机构师资素质,是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校方是否提供师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以及设有完善支持网络。
“如果这学校有引进国际认证课程,例如剑桥英语课程,但老师没有经过正式培训,授课质量将受影响,这样我就觉得就有一点对不起(不考虑让孩子报读),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师资和管理。
“师资管理方面,要不断提供教师培训,有持续发展机制。”
观察校园设备和环境细节,藉此分析校方和行政人员办学理念。
“我觉得安全很重要。当我去参观幼儿园时,或许它在装修方面非常好(美观),但会否有一些异味、桌椅是否有尖角、存放器材位置会否造成危险?要从最基本地方看起。”
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成长路上,比起一味关注学业成绩,父母更应关注孩子学习过程是否快乐。
赵崇豪认为,若情况允许,家长应在平日参观有意为孩子报读的教育机构,而非开放日,以便目睹校园和学生求学真实面貌。
“平时去,看看其他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吗?他们见到陌生人有什么反应?日后你的孩子如果在这里学习,也会成为他们样子。”
此外,赵崇豪强调学习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
他说,学校是否有足够能力去激发孩子创意,并提供学习空间(learning space),也是家长应关注事项。
“在马来西亚,我们有空间优势,而所谓空间学习,是包括不同方面的学习,例如如何与别人互动交流、合作。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倡,21世纪孩子应掌握4个核心基础,即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所以替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可考虑这些。
“上述4个核心基础,相信幼儿园都能做到,不过未来孩子要遇到的挑战更多,他们要在变化环境中保持韧性,懂得应变、和别人沟通、合作,要有正确价值观与态度,所以家长应投入多些时间在这些方面,要更努力,与学校和孩子保持沟通。”
适当赞美事半功倍
赞美,若运用得当,将带来正面力量,让孩子获得肯定,但同时家长也该提升孩子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让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掌握应对困难能力。
在现代社会,为了孩子未来发展,经济有能力家长还会为孩子报读许多诸如舞蹈班、绘画班等兴趣班,培养孩子在各方面才能,或陶冶性情。
投身教育事业16年的教育系博士罗苡玲(Elaine)博士认为,孩子表现好时,家长可称赞孩子,但应避免过度赞美,否则可能致孩子逆商下降,容易产生挫折感。
“兴趣班老师有没有足够知识和技能,去和孩子沟通?我们要用什么方程式去称赞孩子,不是只会以‘做得好’、‘很棒’、‘优秀’作为赞美。”
她也说,当孩子觉得好像很轻易就能得到赞美,做其他事一旦不如意时反而容易产生挫折感,似乎再多赞美已起不了作用。
问题孩子切勿拖延
学前教育和启蒙教育都对孩子一生形成重大影响,育伯乐讲堂创办人管莉莎(Lisa)提醒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应密切关注孩子行为和健康,以便能尽早干预,并为孩子安排合适教育。
她说,若家长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异常,例如迟迟不开口说话、学习能力缓慢等,应尽快安排孩子到医疗机构儿童发展中心部门或评估中心做检查,避免错过干预关键时段。
她认为,一般上华裔社会对特殊儿童需求认知仍存有偏差,有些家庭保持传统想法,或以为孩子长大后应该会没问题,但她呼吁家长勿拖延,而应尽快寻求诊断,“因为当你提早发现,你能采取更适合你孩子的学习方式。”
另外,管莉莎指出,她发现一些家长为孩子报读幼儿园时,希望以孩子喜好为筛选条件,但家长因不确定如何识别孩子有兴趣幼儿园而苦恼。
“最核心的是家长对幼教认知的提升,要去观察(校园)文化;家长会说,孩子才两岁,怎会告诉你,他喜欢哪间幼儿园?首先父母要有共识,再去观察孩子行为表现。
“如果他从学校回来,都是沮丧、难过的,那就不像是拥有快乐求学环境。”
总结:陪伴胜于物质
教育孩子没有固定或单一方程式,但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陪伴孩子尤为重要。
赵崇豪认为,每个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同,父母与孩子所追求目标也有别,父母可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这些是否是孩子想要的?”。
“教育孩子,你不需要花很多的钱,但你要花你的时间。”
罗苡玲说,亲子之间最重要是保持良好、正面沟通,“不沟通就有隔阂,从小缝隙,变成鸿沟,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希望与父母有很好连接,所以现在当你变成父母,你可以试着去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让家成为(孩子)港湾”。
管莉莎则认为,“在一个家庭,你能传递给孩子的是待人处事价值观。因为有了孩子,可能你会想成为更好的你,我也想给所有在努力路上的父母,你已经在你能力范围,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就像以前我们父母,他们给我们的好,成就現在的我们,记得就是这种爱的能量。”
世上没有完美的事,也没有所谓最好的教育、学校,甚至100分完美父母。每个孩子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父母努力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之际,别忘记关心孩子情绪。
教育孩子需要各造努力,包括家长、校方和孩子互相配合,有效沟通。成为家长,需要学习的事情很多,也因此一些人在面对不确定因素下,难免感到彷徨失措,但相信若抱持积极态度,勇于学习,去寻找解决方案,与孩子共同成长,与“零顾虑父母”目标的距离将拉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