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医】
报导:陈筱柔
图:双威伟乐医疗中心提供、Freepik
编辑:奕培
心跳加速、头晕眼花、胸闷疲累,还呼吸急促?当心可能是导致中风和心脏衰竭的心房颤动!
毫无预兆突然中风?心房颤动可能是幕后真凶!由于心房颤动没明显症状或症状时有时无,甚至也有三分之一患者完全没症状,通过心电图检查才赫然发现心律失常,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危害性,甚至将各种警讯,误以为是压力或其他问题导致。
吉隆坡双威伟乐医疗中心医生林巧雯强调:“心房颤动绝非小事,而是会导致各种严重併发症的危险疾病。心房颤动患者中风几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心脏衰竭风险增加3倍,甚至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统计显示,约25%中风病例与心房颤动相关。”
几十年前,人们并不太关注心房颤动问题,又或认为这种疾病是正常衰老过程之一。然而,随著医学进步和越来越多全球数据显示,我们现已知晓,心房颤动是一种危害性大、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而且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所以及时诊断,并正确治疗刻不容缓。
据MedSpace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40岁或以上人群中,一生中可能约有四分之一概率会患上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疾病盛行率更与中风和心脏衰竭等疾病的增加密切相关,而其发病率会随著年龄增加而提高。根据预测,到了2050年,心房颤动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虽然未必所有心房颤动都有明显症状,林医生建议,民众一旦出现以下几个疑似心房颤动警讯,应尽快会诊心脏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排查,若确诊为心房颤动,医生会根据个别患者风险,给予适当治疗和管理方法,以降低未来中风和各种併发症的可能性!
■林巧雯:紊乱颤动 隐患重重
心房颤动绝非小事,心房颤动患者中风几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心脏衰竭风险增加3倍,甚至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
人体正常心跳率是每分钟有节律地跳动60~100次,发生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了正常有效收缩功能,不再规律地搏动,而是变成了毫无规律地颤动,每分钟频率可能高达300~600次,处于快速紊乱颤动状态。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年龄渐长而增加。人体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位于右心房上部窦房结会规律地发放脉冲指令,电信号在房室结发生短暂延搁后,通过传导系统到达整个心脏,使心脏产生同步协调的收缩。窦房结每发生一次冲动,心脏就跳动一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Sinus Rhythm)。窦性心律是心脏正常活动的指标之一。
■需做多项检查
心房颤动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发作时的心电图检查和临床表现。另外,为了瞭解心房颤动病因,又或确定是否有其他併发症和危险因素,医生可能根据个别患者情况,建议做一些相关检查,例如:血液检查(检查是否有其他可能病症造成心房颤动,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X光摄像检查(检查心脏是否增大或是否存在肺部疾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记录症状出现时的心律情况,确定是否有心房颤动发作,以及其发作的持续时间)、心脏超音波检查(检查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是否异常,心脏内是否有血栓等),以及心脏CT断层成像扫描等。
■为什么心房颤动会引发中风?
林巧雯医生分析,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正常心跳需要心房和心室循序收缩,并维持一定规律,才能让血流正常推进。
心房颤动造成不规律的心脏跳动,会导致心房收缩能力大大降低,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容易导致血液在心脏内凝滞而形成血栓。虽然血栓未必立即会产生症状,但当它脱落,就可能随著血液到处流窜,阻塞全身任何部位血管。其中,最常见情况就是跑到大脑,造成大面积脑组织坏死,导致中风或死亡等严重后果。
■治疗目标为预防中风
心房颤动治疗主要从两大方面著手:一个是预防血栓血块形成,降低中风风险;另一方面则是调节或管理心律失常问题。预防血栓降低中风风险,主要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别。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而非药物治疗是用于调节或管理心律失常问题,其中包括电复律治疗(Cardioversion)、导管消融治疗(Catheter Ablation)和外科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林巧雯医生强调,任何确诊心房颤动患者都需要遵循医嘱接受治疗,而且所有心房颤动治疗,都需要预先评估该患者中风风险,才能进一步制定合适治疗计划:“心房颤动主要治疗目标是,预防中风和控制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包括控制心跳节律、控制心跳速度,以及预防中风。所有心房颤动患者终身都需考量中风风险,第一线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年纪、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心衰竭、中风病史和血管疾病等个别情况,评估患者整体中风风险,再给予合适治疗和管理建议。”
“调整生活方式也是心房颤动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定期运动、维持理想体重和戒烟等,都有助于降低心房颤动风险。生活中,也应尽量预防或避免可能引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因素。”
林医生提出了几个有助于促进心脏健康和降低心房颤动风险的建议:
●避免患上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若确诊应遵照医嘱,妥善控制病情。
●绝对不要吸烟或使用烟草,若有吸烟习惯应尽快戒烟!
●保持多元均衡饮食,同时确保遵循低盐、低饱和脂肪和低糖等健康饮食原则。
●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
●保持良好睡眠,成人应保证每天7~9小时睡眠时间。
●维持健康体重,肥胖会提高心房颤动风险。
●缓解和管理压力。
■做对2件事及早察觉异常
1. 定期检查心脏健康状况
林巧雯医生指出:“即使没不适症状,也不代表你是健康或没潜在疾病。40岁以上最好定期(可根据个别情况,每年或每两年一次)做健康检查,如果有心脏病家族病史,更应提早在40岁之前做。”
另外,人们在做健康检查之前,应先瞭解相关配套包含什么项目,有些过于基本的体检,可能不包括心率检测,因此最好要求加入关于心脏的完善检查,以获取心电图,来鉴定是否患有心房颤动,或咨询心脏专科医生。
2. 自我监测心跳规律
由于很多心房颤动患者都没明显症状,以及有些人的心房颤动症状可能是偶发性或阵发性的,轻微者甚至时有时无,前往医院做心脏检查时,未必能侦测到心律失常。
因此林医生建议,人们可善用现代科技设备,比如智能穿戴设备和血氧仪等,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心跳规律,会诊时让医生作为参考。一旦发现心跳不规律或波动幅度超出正常范围,应尽快会诊家庭医生或心脏专科医生,做进一步风险评估和检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才能避免中风和心脏衰竭等不可逆悲剧。
另外,林医生也指出,对于一些心房颤动只持续很短时间的特定患者人群,可能需要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律监测(有时达7天或更久),也可能需要接受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个可随身携带在衣服内侧的小型记录设备,通过电线连接到特殊贴片(电极),并贴在胸前,帮助有效记录下特定患者人群在日常生活时,出现的任何心脏症状。这项检查将为医生提供与心律和症状有关的详细信息。
林医生呼吁,人们千万不可轻视心房颤动的危害性!
#A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