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蒲點‧南丫島走街串巷覓奇趣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東蒲點‧南丫島走街串巷覓奇趣

圖 / 文:碧澄



在香港,到處得走路,多是平地和梯級。但在南丫島,得沿著泥路一直向前走……

自從大兒子去了香港謀生,多次去香港找他,也隨著開始對香港感到有興趣,知道原來這個行政特區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個島。香港本身是一個島,可它(78.40平方公里)幾乎比大嶼山島(147.16平方公里)小一半。我到過大嶼山、赤角(12.70平方公里)、長洲(2.44平方公里),這次有機會前往第三大的南丫島(13.74平方公里),雖然只是短短一天,卻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這幾個島,在區議會分區上都屬於離島區。

南丫島,以前很多人都從一些粵語片中獲得一鱗半爪的知識,對它並不陌生。眾人熟悉的周潤發,乳名“細狗”,於1955年出生於南丫島北部,小時是個不愛讀書的野孩子,進入電影圈,演技出色,實至名歸,成了影帝,為人津津樂道。南丫島具有一些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特色,深灣處曾發現新石器至明清時代的出土文物。



店舖飲食帶西洋風味

乘渡輪向西南約經半個小時即到南丫島,對於我們樂齡一族,僅收費二港元(回程還打九折),令我們一上船就開心不已。下了渡輪,走一段路,即見到一些餐室與商店。店舖都不能稱得上現代化,卻也不致像一般郊野地帶那麼落後。中式之中,略帶西洋風味。

飲食也是如此。中式面飯之外,不乏西式的食物,如雪糕、冰條、意大利面、熱狗、火腿,應有盡有。那兒似乎很流行吃煎炸的東西,炸薯條、炸雪糕、炸玉蜀黍等大受歡迎。有一兩家賣紀念品和古董的,規模很小,能吸引顧客的就是店主的親切笑靨。島上有座天後廟,很正常,使我倍感安慰的是,這裡竟然有間惠州會館,讓我驚異的是有些洋人(聽口音應該不是英國或美國人)擺攤賣衣物、日常用品或紀念品。

越野好手活動天地

在香港,到處得走路,多是平地和梯級。在南丫島,得沿著泥路一直向前走。過了商業區,進入原始樹木地帶,地勢時高時低,不過植物種類不多,也不怎麼吸引人。中途(島的西北部)豁然開朗,地方馬上一分為三:後頭是飲食店,中間是沙灘,外頭是南中國海。左側有更衣室與廁所,沙灘中有瞭望台。

由於是假日,游人相當多。不絕於耳的年輕男女嬉笑聲,散落於被相當耀眼陽光所覆蓋的波光粼粼海面上。再往前走,是越野好手的活動天地,據說得花兩個多鐘頭才能倒回來。自認已達耆年的我,自然搖手禮讓。

遠眺遠處的山上,是幾座巨大的白色圓柱。友人告知,那地方是填海而成的,叫波羅嘴,在島的西北部,是南丫發電廠的標誌。1990年,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旗下的南丫發電廠取代了停止營運的鴨舌洲發電廠。該發電廠帶來好些外籍工程師及其家眷,居住在榕樹灣一帶,島上的西式文化於茲孳衍。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外籍人士因為簽證等問題而遷離南丫島,島上交匯的中西文化依然保留不變。

南丫島正名「博寮」

2011年的時候,南丫島的居民約6000人,目前可能略有增加,年輕的一群多向外謀發展。島的北邊地勢較為平坦,適合耕種,人口最多;南邊的索罟灣,人口居次;至於模達灣以東佔地10萬平方英尺的崖頭臨海地段,為林姓富商獨擁,有別墅、網球場、游泳池、巨型鳥籠等令人羨煞的建設。

全島多為山地,最高點是南邊的山地塘,海拔353公尺。其東西兩面都是海峽,東面是東博寮海峽(面對香港島南區),西面是西博寮海峽(面對長洲)。南中國海在其南邊。史載南丫島古稱舶寮洲,於唐宋時期外國商船在此停泊,準備開往廣州。後來地名被雅化為博寮洲。近代因其位於香港以南,地形像漢文的丫字,於是大眾都稱它為南丫島,博寮洲的原名已逐漸被淡忘了。上個世紀60年代,曾有人建議將它易名為南丫,最終沒獲當局通過。清同治七年(1866年)繪製的“新安縣全圖”,清楚地把南丫島標注為“博寮”。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