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独家报导)国内医疗保险保费逐年攀涨,不仅涨幅惊人且调涨次数频密;业者人士透露,近年来的医疗索赔金额高涨是最大导火线,且未来的保费与医疗成本只会进一步上涨。
医疗通胀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可根据预算慎选产品,也可善用政府推出的可负担保险计划,确保本身获得医疗保障。
国家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医疗通胀率达12.6%,比全球平均5.6%,还要高出7%。
但这不是近两年才发生的事,根据国行《2019年度报告》数据,2016年至2019年间,我国的医疗保险索赔每年增加11.6%。同期,保费平均每年增长9.5%。
保费涨幅超正常水平
大马寿险公会(LIAM)总执行长马克奥戴尔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我国2021年至2023年的医疗索赔通胀(Medical Claims Inflation)每年平均为16%,当中有7.2%是护理费用增长,其余8.8%是投保人的保险索赔申请所致。
他预测,未来的保费和成本仍将继续上涨,而公会正积极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合作,努力减缓通胀速度,并寻求各种技术及解决方案来降低医疗索赔的增长。
“我们正在研究一切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以帮助降低医疗索赔通胀。”
“医疗通胀将一直存在,导致医疗费用上涨。近年来的挑战是索赔金额高涨,导致保费涨幅高于正常水平。”
马克奥戴尔说,为了维持有关医疗保险产品的基金,保险公司需根据情况调整保费,而索赔额高于预期也会导致更频繁的调整。
至于保费的涨幅,他说,这将取决于目前基金的需求和未来索赔的前景。
另外,马银行旗下保险公司Etiqa保险的总策略长吴保云早前接受《中国报》访问时也说,成本压力日益增大,迫使保险业者不得不提高医疗险的保费。
他指出,医疗费用上涨主要有4大原因,包括疫情期间人们延后治疗、国民健康意识提升、数码化索赔的兴起,以及令吉贬值。
共同支付减轻负担
针对保费上涨的问题,马克奥戴尔建议投保人调整保单,转为共同支付计划(co-payment),以减轻保费上涨的影响。
他说,此选项用意是希望投保人更关注医疗费用和必要性,虽然投保人提出索赔时需分担费用,但保险仍担保大部分费用。
由于共同支付可让保险公司提供较低保费的产品,他预计,消费者可以节省19%至68%保费。
此外,大马投行研究在报告指出,共同支付的保险选项将降低保费,让保单尤其对B40群体来说更可负担,也将降低那些自律投保人的风险。
该行指出,共同支付选项下,投保人可能会对自己的医疗检测和治疗费用更谨慎,进而降低医药保险的索赔。
10年以上医药卡涨更多
保险代理证实,医疗保险产品或医药卡在这几年的涨幅和上调次数较大,尤其是10至20年前购买的医疗保险,其保费调整的幅度和次数较大,估计过去10年涨幅在10%至30%之间。
友邦保险单位经理陈俊甬告诉《中国报》,年代较久、比如10年至20年前的医药卡,保费调整次数在近几年有所增加,且涨幅较大。
从事保险业长达6年的他说,客户在面对涨价时多半感到无奈,但若提前告知保费是变动的,大部分客户都能接受调整,亦有少部分客户会因财务原因选择较低额度的产品或转为共同支付计划,以减轻保费负担。
保险单位经理蔡金珊(从业20年)透露,根据观察,过去10年的医疗险涨幅介于10%至30%,具体数字则依不同保单的性质而有所差异。
她说,客户对保费上涨的接受度一般介于20%至30%。
她强调,随着物价普遍上涨,每年医疗费用涨幅也在10%至20%之间。为了让客户理解这现象,她会详细解释医疗费用的变化,使客户理解保费上涨与医疗成本上升密切相关,因此,通常不会出现客户断保或更改保单的情况。
善用政府计划获取保障
国家银行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国内的保险公司和伊斯兰保险公司必须为投保人提供“共同支付”保单选项。此举旨在通过控制医疗服务过度消费,并配合政府的医疗改革计划,抑制医疗成本的通胀。
共同支付方案还包括提高医疗费用透明度,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治疗选择,并改变医疗服务提供方式。然而,共同支付不适用于紧急医疗、重大疾病(如癌症、洗肾)或政府医疗机构的治疗。
除了共同支付计划,政府还推出了多项保险计划,如雇员公积金局(EPF)的i-Lindung计划。根据财政部数据,从2022年7月到2023年9月,共有14万4589名EPF会员透过安康户头提取4420万令吉,购买人寿和重大疾病保险。
此外,政府于2019年推出国家健康保险计划(mySalam),涵盖为重症患者提供最多8000令吉的一次性补贴,以及住院治疗每天50令吉,最高可达700令吉的补贴。
mySalam最初规划只推行5年,直到2023年。但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随后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mySalam计划延长2年至2025年。对此,财政部和国行正研究将mySalam延长2年,并推出全新方案,以为B40低收入群体提供可负担的保障方案。
根据需求调整产品
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保费调整也势在必行。保险业者建议消费者与代理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当前情况,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医疗保险产品。
面对保费通胀时,陈俊甬建议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和财务状况,选择投保适合自己的医疗险产品。若预算有限,可以考虑共同支付或者便宜综合保障型医药卡Smart Option,可以在享有高保障的同时,保费又低了至少20%至30%。
他说,由于友邦保险旗下产品涵盖自付额(Deductible)性质,所以无需更改。
蔡金珊说,最重要是代理和投保者的有效沟通,可助了解保单情况。
她建议客户了解医药保障的基本操作和重要性,同时了解医药科技进展对人类疾病治疗的成效,这样会让顾客更明白其实保费永远都比医药费低廉。
“一味追求低保费,很快便会收到起价通知。”
尽管多数受访者都提到共同支付计划,但或许是消费者了解还不充足,蔡金珊透露,暂时没有客户转向共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