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会员专区

甄子曰专栏

会员文

文 文 文

甄子曰专栏:杀猫案 镜中人|会员文

甄子曰 ChinCheeKuen 众声 评论
甄子曰 ChinCheeKuen 众声 评论
甄子曰 ChinCheeKuen 众声 评论
甄子曰 ChinCheeKuen 众声 评论

一个人如何对待动物,能从中看出他的人格。

一个民族/社会/国家怎么对待动物,就会怎么对待人类。

这不是什么深奥难懂的“动物伦理学”,看看我们的社会,不难领悟个中道理。

马大“虐猫”案,不是死了几只野猫的小事,而是社会自我检视、人类自我反思多重面向的机会教育。

比起文明国家,大马不乏虐待动物的各种恶名。多年以来,在非政府组识、义工和法律监管效应下,社会文明进步了许多。


猫尸案引发公众的怒吼与挞伐,引起首相夫人的关注,执法单位的“野狗论”引发保护动物人士的不满,认为调查有失专业。

经过警方一再调阅案发现场闭路电视后,发现这起事件的“凶手”的确是一群流浪狗。

虐待动物者的共同点之一,是忽略或完全无视动物的感知能力,觉得动物被虐没有感觉。但科学家早已得出动物确有感知能力的结论,只不过与人类的语言和肢体表达方式不同。

从人类学观点,这种镜像关系的根源,是人类抛弃自己是动物身分的过程,施虐者站在动物的对立面,以智能优势虐待动物,满足自我优越感。

虚实相生的镜像原理提醒我们,先要理解自己,才能做出改变。

虽然警方公布了调查结果,不信者仍大有人在。人祸猫受,猫祸人受,这镜像关系的另一面,恰恰反映大马社会对执政和执法者长期不信任的真实写照。

更多子曰评论点击甄子曰专栏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会员专区

甄子曰专栏

会员文

相关文章

会员文:旅游调色盘|品味重庆历史岁月

会员文:就是娱|拥牛津大学硕士 却演了一辈子傻子

会员文:性爱教室|婆媳问题影响夫妻性福指数

会员文:学习现场|圣露西亚节暗里寻光 Niklas Wiberg大使的热带圣诞

会员文|黄泉安:期待曾敏兴华小 憧憬林吉祥大学

会员文|周若鹏:周星翅和打工仔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