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工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不言可喻。一个国际城市是否具备优良竞争条件,有赖可靠信实的实务翻译。但翻译工作并不只是为了应付实务工作,在多元文化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社会,翻译是知识创新的桥梁,也是开拓文化愿景的必由之途。
南洋理工大学的笔译及口译硕士课程(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的翻译与口译高级文凭),创办于 2016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翻译课程,南大至今仍是新加坡高等学府唯一提供翻译硕士课程的大学机构。
选择到新加坡修读中英英中翻译,同学除了可以在全球最高英语水平(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的“非英语母语”亚洲城市中学习及实践中英英中翻译,更能置身于多元语言文化的国际城市,感受其中的语言环境。
翻译工作在文化保育、生态旅游、医疗配套、电玩游戏本地化、创意产业、文化调解及缓和冲突中担当日益重要的角色。不过,很多同学往往受似是而非的社会定见影响,认为翻译无法通过有系统的学习掌握。
有人更受制于过时的说法,认为“人工智能与电脑翻译,已经取代人的翻译”、“人工智能或能替代笔译工作,口译还要依靠活生生的人”、“懂双语,就能翻译”及“翻译理论不过是信雅达”。
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或电脑辅助翻译软件)已成为翻译行业的趋势。研究翻译的学生和业内的同行都明白,只有清楚认识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的局限和不足,才能更高效地选择合适的翻译工具与软件,并运用更精准的指令来提升效率,保护客户信息,从而全面提高翻译服务的质量。
然而,在某些文类的翻译中,人类的创造力、文学敏感性以及对“脑力劳动”的执着热爱(labor of love),是机器翻译无法企及的。至于传统的“信、雅、达”翻译原则固然重要,但不妨回顾疫情期间,最通俗、最流畅且最生动的译文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有效地将防疫信息传播到长者和弱势群体之中。口译训练也不只是对矢志成为口译员有用,大量的外交人员都是口译员出身。
年青时接受口译训练更有助我们培养公关工作的软技能在公开演说时的声量控制、音频或节奏,以及积极聆听等方面。而如果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AI 多种口译程式是无法提升译员的效率。
口译及笔译硕士课程特色
南大的课程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宗旨,兼备思辨译写各应用层面,同时综合人文与科技知识,新开设的科目有“AI, ChatGPT 及机器翻译”、“人工智能时代自动翻译的语言优化:译前与译后编辑”、“多模态翻译:戏曲、表演艺术与文化”。
课程内容充实,师资完备,除了由该校研究翻译出身的常任教授讲授外,亦特别聘得译界精英莅校任教,当中包括新加坡国会及最高法院资深译员。此外,每年暑假学院带领学生参与美国与中国知名外交及翻译学院特训课程,让同学有机会浸濡于不同文化,亲炙曾出任联合国及日内瓦中英翻译的代表,于短期内提升临场翻译技能。
课程修读时间一年到两年,同学可于毕业后指定时间内留在新加坡求职待聘,也有不少同学继续深造升学,留在新加坡或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攻读博士课程。值得留意的是,南洋理工大学是英国 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HPI) visa全球50所大学认可的其中一所,到新加坡求学,增加同学国际视野外,提升同学国际的竞争力。
课程查询
关诗珮教授
南洋理工笔大学口译及笔译硕士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