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追尋昨日追尋起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追尋昨日追尋起點

特約:子若
圖:受訪者提供



今日登場
霹靂實兆遠聞人已故王叔金之第25子王永裕
有句話說:今天是昨天的將來,明天的過去,人唯有走過昨天才有今天和明天。一個家族也是如此,它的過去種種其實在影響他跟后代的命運,它的傳統教會他們如何把路走下去。

為了追尋、研究與守護家族的歷史,有人花了好些年的時間,用文字和圖片把一切都記載下來,這部家族史書就是他們最珍貴的家傳之寶。

這裡所說的有人,正是霹靂實兆遠聞人已故王叔金(1884年~1964年)的兩名兒子,已移居澳洲的排行第25兒子王永裕和定居中國的第17兒子王建士。

他倆曾在2013年耗時3年才完成的王叔金英文版自傳《No Other Way Out》,時隔一年,2014年再接再厲推出中文版,記載王叔金從貧困走向富裕,再致力教育及慈善的心路歷程。



王叔金逝世已50年,中文版自傳《王叔金.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記錄了王叔金從中國福建省永春縣飄洋過海南來謀生的經歷,也描述他早年從當苦力和小販做起,艱苦奮鬥,運用生意頭腦拓展生意,從而累積資金,30歲已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

在這段下南洋安生立命的歲月裡,白手起家的王叔金在事業有成后,並沒有忘了取之社會、用諸社會的道理,因而生前創辦了學校、婦產科醫院、工會/公會、益智書報社和華人墓地。

王叔金逝世后,他的后人也繼承他服務社會的精神,除了定期捐獻“紀念王叔金教育基金會”,也創立血液透析中心,為腎臟病患者提供治療。

把父親的精神化文字

已故王叔金家族龐大,其后人曾于2013年在八打靈再也的培才華小舉辦聚集400名成員的家族聚會,浩大和熱鬧場面可說是城裡少見的。

王叔金與三名妻子,包括養子女在內,共育有44名孩子,目前尚健在的最年長子女是今年82歲排行第六女兒王清香,最年幼的則是現年55歲,排行第29的兒子王天送。

如此人生經歷、家族背景,如此龐大后裔,具有遠見的王叔金在生時,就已經努力不竭地把上一代人南來奮鬥的歷程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其兒子們因此出錢出力,把父親的獻身精神化為文字,印製成書,藉此激發后代和社會人士。

此重新編輯的中文版自傳為求無誤,重新對照了王叔金的手稿,並參考其他史實資料,重新整理了各個章節,從原先英文版的6章增加至8章。

“我的初衷是為家族整理出一個完整的通訊錄,包括他們的名字、聯繫號碼、住址等等基本資料。”王永裕透露,他早在四年前就著手收集資料了,並且把家族成員的人一個個找出來。”

成為子孫典範

由于家族人數之多,以致他們親戚之間很多時候是相見不相識的,所以,這個工作顯得特別重要。”

當王永裕一路做下來,他萌生把家族中成員之間的關係一一排列出來,並且把家庭結構給編寫出來,”包括家族成員裡頭,有多少男、多少女;哪些家人仍在世,哪些又離開了;又有哪些家人是到了海外落地生根。”

他透露,早在2013年年中,王叔金家族成員就已經多達782人,如今則是在增加當中。在這種情況下,這本書裡頭的“家族樹”成了最重要的參考資料,所以,此書尤其著重編寫第二章王氏祖先及家庭結構。

他之所以與遠在中國定居的哥哥王建士聯手,並在其第五姐姐的兒子陳昆峰的協助下,出版這本《王叔金.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是基于兒子對父親致敬的禮物,也是一份具有社會意義的文獻。

他指出,父親生前曾分別在1947、1957年及1962年親筆撰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並將之印出來分派給孩子閱讀和收藏,因此,這本書的內容大致上是採用了父親的手稿。

通過這本書的出版,他希望,王叔金的子子孫孫知道先輩是怎樣打拼生活,又為社會貢獻了哪些力量,這都足以成為后代子孫的典範。

退休當超人
建立家族樹

王永裕本身是一名從事環境與生態規劃的工作者,于1988年與家人移民澳洲,並在悉尼經營他的事業與人生,曾為地方政府和新南威士政府服務20年,如今處于退休狀態。

為了讓讀者們更瞭解他製作家族樹的過程,他娓娓道來箇中的步驟,首先,他從網絡上下載了MyHeritage的族譜軟件Family Tree Builder來建立家族樹。”接著下來,我從分佈在大馬、新加坡、澳洲、中國、香港、印尼、愛爾蘭等地的七百多位家族成員,一個都不能少的收集他們個人資料。

“在他們當中,有很多是我不認識的,慶幸地,通過親友們一個接一個的介紹,我才有能力把他們一個個找出來。”他笑言,儘管身處于網絡世界,電郵的確幫了他不少忙,但不是每個人都善用電郵的,“尤其他們不懂得把舊相片變成電腦圖檔。”

能力超強,只因做好準備功課

為此,他不得不進行登門造訪的工作,幾年下來,他先后走訪了八十個家庭逾上百個住所。

在拜會對方前,他都會事先把該家庭成員的名字和關係都搞清楚,“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我絕不會冒然上門,而對對方的基本資料一無所知。”

所以,曾經有親戚的小孩對他的掌握能力感到驚訝,甚至把他稱作“超人”,他笑說:我不是超人,只是事先做了許多功課罷了。

儘管過程繁瑣和艱辛,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當那一張張舊照片從封塵中被重新打開來……“在一疊疊的舊相片中,我必須仔細地找出適合用作排版的相片,物色到理想的相片以后,我還得跟對方借過來,然后再送到相片店去作拷貝。”

他指出,由于收藏時間已久,加上疏于照顧,好些相片泛黃了,甚至被蟲蟻咬過缺了一角,“所以,重新修飾的工作是當務之急呀!”

他粗略估計,自己花了8000個小時來處理這些相片,“若非退休,我怎麼可能有時間完成它呢?”在完成相片的收集后,他一張張地將之輸入電腦儲存庫裡頭,然后,再利用Photoshop功能修飾大約5000張相片。

隨之而來的環節是,從這堆相片中把七百多個人的人頭裁剪出來,以製作家族樹,目的是讓那些不認識的親人很輕易被辨識出來,除了出生日期和名字,他甚至把對方的結婚年份和日期都給記錄下來。

在2013年那場家族大聚會中,他把這份工程浩大的家族樹打印出來,全長約莫80尺,不問而知他投入了多少心血在其中。如今,這份嘔心瀝血之作可以在http://ongseokkim.com/的網頁中看得到。

克儉生活,慷慨助教育

在執行此事時,王永裕不諱言是具有挑戰的,現年66歲的他甚至不得不埋首于電腦前,努力地學習起各種相關軟件的應用,因為真心誠意和有決心想要促成這樁有意義的事,任何的挑戰自然而然迎刃而解,“要知道,沒有人會為你而做,除了你自己。”

他悄悄地對我們說,他的太太指他在執行這件事上的態度,比昔日工作時來得勤力,幾乎是一星期工作七天,“我想儘快把它完成,因為家族裡有許多長輩都已經年邁了,我希望他們在有生之年可以閱讀到這本書和這些重要資料。”

對他來說,這個任務給他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根與家族,同時促進親友們之間的情感交流,他說,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從哪兒來,于是尋根成了這個時代裡最重要的事。

先輩故事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他很開心家族裡的年輕成員在翻閱《王叔金.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這本書時欲罷不能,甚至興奮與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分享。聽見、看見年輕一代以自己家族故事引以為傲,這已給了王永裕這些年投入心血的最大回報了。

精神遺產,傳給后代發揚

在訪問中,王永裕談起了他的父親王叔金,他說,父親在他15歲那年去世,但他留給孩子最深刻的印象是勤奮,“基本上,我們很少看到他悠閒地坐在一旁,或者是無所事事。”

“還有,父親一直都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據他敘述,王叔金鮮少出外到餐館用餐,大部分時候都是以番薯粥充飢,儘管早在上世紀廿、卅年代,他已經累積了豐厚的財富,卻沒有使用汽車的習慣,直至在世時的最后三年,他才為自己添購了一輛汽車作為代步,“他通常都搭巴士或騎摩哆。”

“可是,說到慈善這件事,父親卻是慷慨解囊,不只金錢上的貢獻,同時是時間的奉獻,這是他回饋社會的原則與宗旨。”他說,從鄉民后來紛紛都把錢捐給父親,再由父親把資源投入在地的社會建設,這說明了父親忠直可靠的為人。

教育一直是王叔金最關注的事,有感于社區缺乏教育機會,他于1920年積極參與了實兆遠中正小學的創辦,隨后又在周邊地區創建學校,一直到整個曼絨縣都設立學校為止。

他說,在那個年代,當一個人創建了一間學校,就必須負責任到底,必須確保校內的所有開銷都得到解決,所以,他的父親經常不在家,就只為走在籌款的路上。

“當時,出外籌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甚至必須隻身前往新加坡向李光前等華人富豪取得捐款,而每一次到新加坡都得從一個鎮到另一個鎮,輾轉換約莫十五趟的交通工具才能抵達。”

“每到一個地點,父親又會善用機會,停留在當地募款,所以,父親每一次出外,都是要等到數周后才返回家園。”小時候,他不明白為何父親經常去新加坡,卻習慣了這個屬于社會、群眾的父親的角色。

身教,永留孩子腦中

“每一次返家后,他都會到家附近的膠園清理茅草,我們才算有機會接觸這個不常在家的父親。”但,這也是他們的歡樂時光,“到了晚間,我們都會圍在他身邊,聽他講故事,這些故事內容都圍繞在做人謀事的原則。”

這些小小的經歷看似不起眼,但最實在的教育卻是身教,不管多少年過去了,王永裕依然銘記在心頭,永生難忘!所以,他下定決心,要把網絡版的家族樹做好,並且是世界上最好的那一個,才不辜負父親對家人對社會投入的心思。

從王叔金的英文版到中文版自傳,再到家族樹,王永裕體會到,一個人的故事是留給后代和身邊親友最歷久不衰的遺產,而其父親把激勵人心的人生故事留給了子子孫孫,他也把它發揚光大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