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吉:國富民窮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朝吉:國富民窮

★寄自廈門



有一個說法,國家的財富與民間的財富是對立的。國窮民富,我們說藏富于民。而國富民窮,則民不聊生。這個說法要說清楚。國家作為一個政體,涉及公共開支,當然要有收入。國家直接的收入就是稅收。公民以付出稅收來支付自己身處環境的公共設施。學校醫療公路等公共設施,當然不是免費的。

所以公民在交稅的角色上,是個消費者以及老闆的複雜身分。一方面我們是使用公共設施的消費者,使用者付費,交稅是公民的義務。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價廉物美。作為老闆,我們希望選出一個好團隊,善用稅收。但是所托非人,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稅金,以維持我們的生活水平所需的公共設施。

科技與政治體制是兩個人類發明的產物,而后,我們反倒被它們掌控而遭難。醫療的科技是一個例子,人在複雜的儀器檢測面前,失去了決定判斷的能力,而后肉體遭受的痛楚,已成了必要的代價。



理想的政體,自然是國富民富。然而國與民的矛盾,往往就是到底要保國還是保民,或到底要造就國家還是造就人民。我們以消費稅來做例子。政府實施消費稅的理由,就是擴大稅收來支付政府開支。簡單來講,就是要我們這些老闆從腰包中掏出更多錢,以維持政府的運作。換言之,我們的保國,個人所積累的財富,要更多上繳。稅金的多寡以及國家與個人之間的交易關係,是個拿捏的尺度。國情不一,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核心是一樣的。國家節約,上繳稅金少,人民可分配的財富多,國窮民富。國家揮霍,上繳稅金多,人民可分配的財富少。

關店是消費稅前奏

我們現在進入消費稅年代,是國富民窮的年代。舉凡去任何店,和老闆聊起消費稅的衝擊,大家都沒有底。會計師打趣地說,4月1日后是摸著石頭過河,政府是一定拿到稅收,但是百貨市場價格漲幅多少,到底是商家吸納稅收,還是直接轉嫁給消費者、轉嫁多少、消費者的反應怎樣,是個未知數。

然而,我們看到許多老店老字號的商家、雜貨藥材文具五金,選擇結束營業。友人說,他們都是上了岸的,開店做生意只是過日子,而且家族生意孩子也不接手,消費稅這么複雜,長輩搞不懂,關了算了,店面收租金就好。關了算了,也算是消費稅的前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