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依薇:當霾害變成常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羅依薇:當霾害變成常態

令吉貶值適逢煙霾來襲,這次旅遊部長還會不會說馬幣跌有助刺激旅遊業?



若硬要往好的方面想,有!一年一度的煙霾刺激口罩及空氣淨化器的銷量,以及診所生意大旺!

面對最近這幾天的煙霧茫茫,小市民可以做什么?除了發揮下“阿Q精神”說“像上了雲頂”、“嘩!不必買飛機票都有倫敦Feel”等自娛一下以外,就請多保重、多喝水、少到戶外活動。

馬來西亞沒有春夏秋冬四季,但每年的8、9月,我們都好像習慣了有一段時期是煙霾必訪的“霾季”。



過去10多年,要不就是還在農曆7月,或者開始踏入農曆8月的中秋節,煙霾都一定來。外國旅遊公司在介紹大馬時大概會說“馬來西亞常年如夏,適宜旅遊,除了8、9月是‘霾季’”。

獲得上天的厚愛,馬來西亞沒什么天災,但人禍一點都不少。霾害的根源也絕不是天災,而是人為因素造成。

煙霾源頭來自印尼,忍了很多年的新加坡,去年在國會通過跨境煙霾污染法令,導致空氣污染的肇事業者或個人,無論是否來自新加坡都可能面對最高200萬新元(約612萬令吉)罰款。

今年1月,印尼提呈《東協跨境煙霾污染協定》給東協秘書長,針對鄰近國家為克服因地下火與林火造成的跨境煙霾問題,算是有了一個開始,但是8個月過去了,進度如何?沒有交待。

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每年“解決”煙霾的唯一方案就是,等風向轉!

風來了,煙霾散去了,但不代表導致煙霾的問題根源解決了。風只把煙霾暫時吹走,沒有把問題帶走,再不積極去採取行動,明年 “霾季” 肯定又準時報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