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枝:無弦琴── 東西方書的發展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游枝:無弦琴── 東西方書的發展

秦始皇梵書坑儒的事,至少說明兩千年前的中國,已有大量的書在貴族、大富豪及讀書人之間流傳。那時,蔡倫結合各方造紙技術,成功制造出最接近現代紙的蔡侯紙,中國已經進入把知識寫在紙上的新時代。



歐洲在同一個時代,書的存在不及埃及和印度,從書和書的材料歷史去追尋,埃及比中國更早把制書的技術普及開來,只可惜保存不週全,流傳下來的書,數量遠不及中國。

中國文字統一,是書生存力盛旺的主要原因,識字人的社會地位崇高。早在2500百年前,就有人生指南的多種思想,成為統治者及民間待人接物的依隨規則,這許多學問的保存及發揚,是書發展的最大動力。

就如孔、老、墨、孟各家學說,王朝興衰,但這麼大量的學問則是靠書保存下來。



歐洲在12世紀以前,書的存在以教會為中心,到了12世紀,歐洲各大都市建立起大學,書便由教會移向大學,比較上,減輕了宗教色彩,書的類別開始豐富。15世紀印刷機的發明,工業革命帶動起文字與學術興盛,歐洲的印刷術從此超越中國。

——書話(80)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