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描淡寫 鄭秀文:勝過情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輕描淡寫 鄭秀文:勝過情緒

這刻坐在飛機艙裡,我面前的小screen正播著我自己揀選的動畫電影《Inside Out》。



我看到三分一之處決定停下來,原因並不是不好看,而是在這三分一的部分已經足夠我有一些想得到的領會。電影故事一開始是一個小女孩的誕生,而小女孩的父母將她冠名“開心果”。“你是我們的開心果”-這是父母對于小女孩最赤裸的心聲。然后這故事的開端是講述人的內在情緒運作是如何形成,它包括了很多你我都會有的情緒,當中當然包含joy,angry,sadness。故事以有趣的方式去呈現人每刻情緒情感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它提到的“核心記憶”其實是每個人生命發生過的重要事情和時刻,那些“曾經”所感受過的情緒會深植在我們的腦中成為“核心記憶”,大力地影響我們長大之后會成為一個如何的“我”。“我”是一個什么的人,大部分取決于我們的過去累積的經歷和愛的感受。

如何妥善擺放情緒?

故事中的小女孩茉莉的內心在每個處境上都有著各種情感情緒,這何嘗不是你我都與生俱來的東西,問題是我們如何在人生中妥善擺放這些(情緒)?能夠好好擺放它們,我們就能跟自己好好相處,能夠跟自己好好相處的人大都比較能跟他人、跟世界好好相處,所以我們從母胎出來至一直的成長歷程,都成了形成我們個性的重大原由,有說30歲前我們是什么都暫且可以怪父母怨環境,而30歲后我們就必須為我們的人生和自身快樂的出口負責任。



我們沒有任何人生下來就只有快樂,快樂和其他的情緒其實寄居同一屋簷下,苛求終其一生只有快樂而淹沒其他的情緒反應是不切實際的事,因為我們的內心是“它們”(情緒情感)寄居之處,重點是:我們如何妥善安置處理它們乃是影響我們能否活得快樂的重要秘訣。我並不認為有人能終其一生只感受到快樂而沒有悲傷沒有憤怨沒有人的七情六慾沒有善妒沒有羡慕,但我們絕對可以透過人生的學習去決定如何處置內心亂七八糟的情緒。

誠實面對內心情緒

如果你選擇憤怒,憤怒將會淹沒你,但你可以企及“鎮靜”而放下(或放輕)憤怒,我相信我們有能力去選擇沿用什么情緒。如果你有親人死去,而我不准許你感到悲傷難過,硬要你笑面迎人沒事一樣,那是不切實際而殘酷的做法,我們當然有權悲傷甚至有活不下去的絕望,但要知道絕望的相對就是希望,眼淚的盡頭可以是歡笑,怨恨的另一面可以是原諒,我深信人要懂得誠實面對內心真正的情緒,承認它們的存在,才能正面處理它。

否認情緒反應的存在其實就好像人否認自己的五官,至于五官的比例如何,我們自己就是那個雕刻者。五官絕對可以變化的,人說“相由心生”,很多時候你的想法如何,你的眼神也就如何,你的外貌也就如何。

我們的核心記憶可以是很可怕可惡的經歷,但我們絕對可以善用核心記憶,比如我們經歷了他人對自己的“惡”,就或許會更懂得要對他人“善”的重要,因為我們比誰都清楚受傷害的痛苦。

寫到這裡,我很sleepy,亦要關上飛機上的screen的睡覺,電影下半結局是什么我並不知道。我只知道此刻的我內心在的喜怒哀樂非常平和地共處一室,感恩的是“喜”和“樂”在這些年來一直在我的心田站得夠穩有力,遇到事情感悲哀或負面時,喜和樂並不會否定它們的存在“一腳踢它到大西洋”,而是提醒它們長留並沒好處。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