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諾貝爾獎‧發現抗瘧疾新法 中國首獲醫學獎 與2科學家共享殊榮
(瑞典‧斯德哥爾摩5日綜合電)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周一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由中國籍女科學家屠呦呦、愛爾蘭籍科學家坎貝爾與日籍科學家大村智獲得,以表揚他們在對抗寄生蟲疾病的成就。
屠呦呦(84歲)是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她是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發現者,也是有史以來獲得醫學獎的第12位女性。
屠呦呦獲得一半獎金,以表揚她發現治療瘧疾新方法;另一半由愛爾蘭裔科學家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分享,以表揚兩人發現蛔蟲病新療法。
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從中醫古籍里得到啟發,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她的發現在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的開發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坎貝爾(85歲)與大村智(80歲)共同發現了新型抗生素類阿維菌素,能夠顯著的減少盤尾絲蟲病和淋巴絲蟲病的病例發生,也能對抗其他的寄生蟲病。
改變治療方法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說明,獲獎者的這兩項發現讓人類更有能力應對每年有數百萬人感染的疾病,他們在促進人類健康和減輕痛苦上所做出的貢獻是無價的。委員之一
福斯伯格指,他們完全改變了醫學上針對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
福斯伯格說,屠呦呦的發現“讓瘧疾病患的死亡人數在過去10年有顯著下降”,而坎貝爾與大村智的發現大量減少了盤尾絲蟲病和淋巴絲蟲病的病患,讓他們免受殘疾以及皮膚損害的痛苦和屈辱。
今年諾貝爾各獎項的獎金為800萬瑞典克朗(約422萬令吉)。瑞典《每日新聞報》早前報導,今年的諾貝爾評審可能希望平衡得獎者的性別差距,過往的獲獎者多為男性,而今年的科學領域評審委員會由女性為首,預測名單也出現更多女性名字。
女科學家屠呦呦
中藥是偉大寶庫
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多年來從事中藥和西藥結合研究,4年前曾獲得有諾貝爾風向球之稱的拉斯克獎。
高齡84歲的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父親以《詩經》中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萍”為其命名。屠呦呦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
父親以《詩經》取名
屠呦呦及她的工作團隊在尋找能有效對抗瘧疾的物質的過程中,結合中國傳統醫學,分析眾多藥用植物,最后在中國晉代成書的《肘后備急方》中發現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抗瘧記錄,並從黃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因此研發出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新型抗瘧疾藥物。
屠呦呦2011年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獎,此獎項被視為諾貝爾的風向球。
但她得獎后不斷婉拒媒體採訪,稱發現青蒿素是團隊的成就,她當時還說:“中醫藥絕對是偉大寶庫,其中有待挖掘的還很多。可以用現代科技手段進一步認識中醫藥,加強創新,多出原創成果。”
曾被稱為三無科學家
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歷史條件所致,落選院士則值得探究。據瞭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院士,但均未當選。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在北大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今為北京大學醫學部)。
屠呦呦畢業后曾培訓中醫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前后分別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
提取青蒿素 曾失敗逾190次
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據悉,在成功提取青蒿素前,屠呦呦曾經歷了190多次的失敗。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1960年代初,全球瘧疾疫情難以控制。1967年的中國正處于“文革”時期,毛澤東和周恩來下令聯合研發抗瘧新藥。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開“全國瘧疾防治研究協作會議”,“5.23”就成了當時研究防治瘧疾新藥項目的代號。
遍布中國60多個單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員開始研發抗瘧新藥。中藥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組開始嘗試多種中藥,包括常山、烏頭、青蒿等成千上萬種中藥,均未能有令人滿意的效果。
1969年,39歲的屠呦呦加入“5‧23”。她從整理歷代醫籍開始,四處走訪老中醫,編輯了以640方中藥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經過200多種中藥的380多個提取物篩選,最后將焦點鎖定在青蒿上。
歷史記載認為青蒿確實可以治療瘧疾,並且收效顯著。1971年10月4日,經歷了190多次的失敗之后,在實驗室裏,屠呦呦終于從中藥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葉子的中性提取部分,獲得對鼠瘧、猴瘧瘧原蟲100%的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