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鄉音考古‧黑白造音】 在老街后巷 撿鄉音的歲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文創‧【鄉音考古‧黑白造音】 在老街后巷 撿鄉音的歲月

特約:張吉安



由張吉安撰寫的【鄉音考古‧黑白造音】,每兩個星期一次,將會挑選100張橫跨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各個籍貫的鄉音黑膠唱片,其中包括:

馮寶寶童星時代的粵劇電影《哪吒鬧東海》、《月光光》;1963年馬來西亞首部方言電影原聲帶《有求必應》,由韓瑛、黎明、黃河、海洋主演;香港廈語電影時代的《馬六甲姑娘》;粵曲諧星鄧寄塵和鄭君綿的《兩傻游地獄》、《兩傻捉鬼記》;芳艷芬的《一灣眉月伴寒衾.衣錦榮歸》、《檳城艷》;任劍輝和白雪仙主演的粵劇電影《西施》、《帝女花》、《紫釵記》;小明星的《一曲換春眠》、《歸來燕.無價美人》;徐柳仙的《夢覺紅樓.入骨恩情》、《再折長亭柳》;新加坡客家山歌系列的《客家香艷民歌》;台灣電台歌仔戲始祖楊麗花的《薛平貴》;潮劇名伶陳楚蕙婚前的告別作《星馬度蜜月》、潮劇電影《蘇六娘》等。

任何載體的文獻,可貴的地方在于重現一個時代的輪廓,從考古和研究的角度來說,保存和搶救多元實體的文獻,關乎了如何通往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其一通道。比方說,我們可以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畫卷或畫作,鑒析一個時代藝術家的畫風;從不同朝代的墨寶,領略書法技藝流淌的演變;從不同時代的建築古跡,看見一個民族工藝的審美觀……



可是,你要如何聽到100年前、200年前甚至是500年前的聲音和音樂?或許,音樂文史工作可以沿用當時流傳下來的記譜、文本、工尺譜等,用現代的理解能力去演繹,但,這畢竟還是“當下”的聲音而已,僅僅是我們現今意識下的還原。

記錄聲音的歷史,只有短短的一百三十多年,那是從愛迪生發明的管狀錄音圓筒開始,再到1887年,來自德國的愛米爾(Emile Berliner)研發了一架留聲機的聲音圓盤,自此造就了人類史上第一個用來儲存音樂和聲音的實體 ——黑膠唱片(Vinyl)。

黑膠唱片 老鄉音最早的聲音記錄

從6年前開啟了一段“鄉音採集”的旅程后,從中發現探尋鄉音發展的另外一個軌跡,原來都貯存在黑膠唱片裡。

經常遇上一些老人家跟我拉呱交流一個下午之后,將本身收集的粵劇、潮劇、歌仔戲、客家山歌等老唱片交給我,大發牢騷說:“拿去吧,我不想子孫明天當垃圾丟掉!”“我聽了大半輩子了,現在耳朵都聽不清楚了!”“我們要搬家了,不要將舊物帶到新居去!”

切切的嘮叨,一再提醒我這個后輩,黑膠唱片老早成了這個新時代最累贅的記憶,而我,不知從何開始,也順理成章地當起老唱片的回收志工。

緊接的採集歲月途中,當走訪老街成了日常習慣之后,老社區的陋巷和街角讓我發現了“藏寶庫”!隨著老街坊人口遷移到新興住宅區,后巷頓時成了“舊物”棲息所,在拾遺搜尋裡,找到大量被遺棄的黑膠遺音。

在吉隆坡茨廠街的老街坊裡,以廣府人佔多數、接下來是客家人、潮州人、閩南人和少數的海南人。

既然是個廣府人雲集的社區,自然而然成了廣府文化的搖籃,當時最明顯的就出現了一個最早的露天戲班叫“普長春班”。據當地一位老街坊杜志昌(89歲)的口述,“普長春班”是吉隆坡最早的粵劇露天戲台,當年的香港名伶薛覺先、馬師曾、徐柳先、梁醒波、芳艷芬等人,均到此演出,甚至有者一演就是三個月至半年之久。

在黑膠唱片的全盛時期,吉隆坡茨廠街在1950年出現了第一間專售黑膠唱片的“恩記唱片”,接著“益群唱片”、“綠島唱片”、“英和唱片”來搶灘,滿足了吉隆坡一帶觀眾在看戲之余,也能聽戲的慾望。

當時,所謂的“唱片公司”,就是售賣“黑膠唱片”的商號。于是,許多香港粵劇伶人來馬來亞(獨立前后)登台之后,也順道將自身錄製的黑膠唱片帶過來,甚至有者順道請這裡的樂師到錄音室錄製后,在“恩記唱片”和“益群唱片”出售,一時成了吉隆坡最熱門的買碟商號。

除了廣東粵劇,茨廠街一帶的唱片行也售賣本地、新加坡、台灣和香港的潮劇、瓊劇(海南戲)、歌仔戲(閩南)、福建南音、地水南音(廣東)、客家山歌和閩劇(福州戲),以饗不同籍貫的戲迷需求。然而,茨廠街的普長春班、中華戲院、柏屏戲院以及周邊老戲班,已經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逐漸消失,黑膠唱片也隨即消逝在時代的流行軌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