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素燕:槍與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涂素燕:槍與花

一個父親帶著男孩到遭遇恐襲的巴塔克蘭劇院向罹難者致哀。



記者問男孩:“你知道發生什么事嗎?那些人為什么做那些事?”

小男孩說:“我知道。因為他們很壞很壞。壞人不會做好事。我們要很小心,我們要搬家。”

這時父親對男孩說,“我們不用搬家。法國是我們的家。每個地方都有壞人。”



男孩擔心壞人有鎗,父親對他說,“他們有鎗,我們有花,花可以對抗鎗。”

最后男孩和父親相視微笑。

相信很多看過這個影片的人都深受感動。

巴黎恐襲引起全球關注,本地網民也熱烈討論這個課題。

當中不乏呼籲以暴制暴的言論。

IS種種暴行不容寬恕。

但是,以暴制暴真能殲滅恐怖分子嗎?

台灣藝人林依晨說:“太多訊息僅從單一角度灌輸強權者的絕對價值觀,忘了教導大家事出必有因,報復從來不會無中生有……”

近代“連環恐襲行動”,大家都看到巴黎恐襲,但背后還有很多大家沒看到的“恐襲”。

美國攻打伊拉克死了多少平民?以巴衝突傷及多少手無寸鐵百姓?

這些地區長年戰亂,一直以來,我們視這些地區暴力襲擊帶來的傷亡理所當然。

加上這些地區離我們很遠,只要不踏足,他們的戰亂幾乎與我們無關。

誰是始作俑者?

今天暴力襲擊從西亞蔓延到歐洲,甚至可能擴張到世界,我們才無法繼續漠視?

我們主張“以牙還牙”,而IS或其它極端組織,正也視本身發動的恐襲為“以牙還牙”。

誰能釐清,哪一方的攻擊是“合理以牙還牙”?誰是“合理復仇者”?

我們譴責一切暴力行為,我們聲援所有無辜受害者,不管巴黎人、黎巴嫩人、伊拉克人,及世界任何角落受恐襲或戰爭威脅的人民。

除了“以暴制暴”,我們能不能像那位父親,告訴孩子:“他們有鎗,我們有花”?

從我們自身停止散播仇恨?

我們能不能夠讓孩子將來拿著花,而不是舉起鎗?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