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機器人北京聚會 美女Genminoid F最吸睛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全球最新機器人北京聚會 美女Genminoid F最吸睛

(北京24日綜合電)“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週一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大會展示世界機器人最新研究、應用重點領域以及智能社會的創新發展。其中,由現代機器人教父石黑浩製作的全球首個美女機器人Genminoid F ,引來不少觀眾圍觀。



大會除了展示與生活聯繫緊密的掃地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也紛紛亮相。

同時,在電影中看到的“大白”、“變形金剛”、“康力優藍”等完全仿真機器人也出現在本屆大會上。

有65種面部表情



在會場上,一款外形看似20歲左右女性的機器人,吸引了大批機器人愛好者的目光。這款名為Genminoid F 的機器人,是由日本機器人專家石黑浩教授製作的情感機器人,造價約47萬令吉。

據悉,Genminoid F 是用柔軟的硅膠做成皮膚,外貌看酷似真人,且具有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不同的面部表情,甚至在說話、唱歌、表演時都可以自由表達喜怒哀樂,是當前仿人類機器人中的巔峰之作。

Geminoid F 還在電影《再見》中飾演女主角,該片在東京國際電影節大放異彩,講述電廠爆炸令日本大半國土受到污染,政府要宣佈“棄國”,在此文明崩壞的末日,難民卻與機器人相依為命;這也是全球首部起用機器人演出的電影。

另外,“人機互動”環節成為本屆大會另一大特色。其中,“語音服務區”有機器人諮詢台和機器人表演展示,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向觀眾展示目前人工智能的核心技

“智慧生活區”將佈置客廳、廚房等場景及相關智能家居設備,還有掃地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炒菜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模擬家庭生活環境,給體驗者一種“家”的感覺。

珠三角“機器換人”計劃
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早在去年開始,有世界工廠之稱的珠三角地區,已啟動了“機器換人”計劃,廣東省計劃在3年內投入逾萬億元人民幣,支持企業用機械人和自動化生產技術,代替傳統勞動力。

現在,機械人已廣泛應用在珠三角的汽車製造、家用電器、五金建材等行業,大批工人忙碌于生產線上的情景已不復見。

“機器換人”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珠三角的勞動力短缺和節省成本,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表示,東莞是珠三角地區首個提出“機器換人”的城市,機械人比工人的生產效率高,製作精確度高,且“不會罷工、跳樓”,加上近年勞動力成本提高、國家重視環保等因素,機械人有更大生存空間。

2009至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長,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超過5萬6000台,約佔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再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員透露,機器人“十三五”規劃初稿已經完成,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達到80萬台。

機器人和智能製造
習近平:列科技重點領域

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主持這次的機器人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分別向大會致賀電和批示,顯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這次的大會。

本次大會吸引超過25個國家和國際機器人組織逾百名專家到會。雖然中國是首次舉辦關于機器人的國際大會,但中國已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去年工業機器人已佔據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

習近平向大會發來賀電,表示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成為現代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標誌,中國將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

李克強則批示,中國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李源潮在開幕式致辭時說,服務機器人將成為熱點,今年“雙11”,一款吸塵機器人進入網上家電銷售前10名,銷售額甚至超過小米手機和創維電視。

本次大會有來自美、日、德等機器人強國的專家、機器人創新企業負責人與中國的機器人專家和企業家參與,並展出中外209家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的機器人創新產品。

20年內機器人恐讓1億人失業

隨著機器人相關產業以及技術越來越蓬勃發展,你是否擔心你的工作也即將被機器人所取代。

據英媒報導,不會喊累、不用休假,還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人,在20年內可能取代英美兩國近50%的就業人口,光是想像就令人擔憂。

《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央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海丹尼日前大膽預測,在未來20年之后,機器人恐將威脅到英國地區1500萬人、美國8000萬人的就業機會,也就是有將近1億人的工作將遭到機器人的強烈威脅。

這個數字高達英美兩國就業人口數的50%,很難不使人注意到。

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機器人已不僅可執行技術性含量較低的工作,而已能從事較需要創意發想的工作, 這一點將讓人類面臨很大危機。

有專家認為,客服人員、新聞從業人員、金融經理人、市場人員以及律師等行業,在未來10至20年間,最有可能被機器人所取代。

在今年11月8日中國記者節前夕,《新華社》宣布啟用機器人“快筆小新”來寫稿,造成不小衝擊;並顯示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並不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