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尖兵報告 前線攻堅 冷靜應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15尖兵報告 前線攻堅 冷靜應變

李少榮事后到其中一條受破壞的登山路徑觀察採訪。
李少榮事后到其中一條受破壞的登山路徑觀察採訪。

神山地震,悲!
◆李少榮-亞庇辦事處記者



2015年6月5日早上7時傳出沙巴神山發生地震,當時我不以為意,因沙巴並非首次發生地震;直至接獲可靠消息,指今次地震非常嚴重,除破壞神山路徑,也有逾百名遊客受困山上,更有人被大石砸死,我才如臨大敵。

因一時無法掌握實際情況,加上有好事之徒,不斷通過手機發放虛假消息,令我的採訪工作疲于奔命。

地震發生后數小時,一切救援工作安排皆顯得一團糟,軍方無法調動直升機,山上情況不明朗,消拯員只能在公園候命,令山上和山下的人乾焦急。



不幸中的大幸,一名會綁特殊繩結的公園巡山員擔心登山客冷死,另覓下山道路,用山上留下的繩索,配合其他嚮導漏夜帶登山客下山,最后一名抵達公園者已是翌日凌晨3時;嚮導捨命救人精神,讓人敬佩。

事件最后證實有18人罹難,近半為小學生。

這次山難,我看到人性光輝、看到惟恐天下不亂的醜陋一面、看到我國在緊急救援時缺乏經驗和協調,卻也看到各單位力求進步和漸入佳境、看到當局亡羊補牢,成立以嚮導組成的山難救援隊伍。

也讓我看到希望。

韓國氣度,讚!
◆梁國俊-總社意外組記者

2015年5月尾,韓國爆發西亞呼吸綜合症(Mers),奪走36條人命,一度重創韓國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在本地旅行社和韓國航空邀請下,我和《星報》記者被安排了一個3天兩夜的採訪團,由于時間太倉促,我延長逗留,來個韓國深度游,也順道尋訪在韓國生活的大馬人做系列報導。

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一個人的旅游,雖沒有伴游、也沒人可依靠,但其實並不寂寞,幾時走、幾時停、幾時起床、去哪里、怎樣去、玩什么和吃什么,都是我說了算,真正的自由自在游,莫過于此。

在韓國邂逅不少人,有在這裡開民宿的大馬女子、有放暑假的阿兵哥、騎腳車游世界的德國青年和打工換宿學韓語的香港妹等,他們陪我吃冰、吃烤肉、逛夜市、幫我拍照、介紹景點、一起做早餐、野餐喝酒、聊天到深夜,我一點也不寂寞。

這一趟13天的韓國行,發現他們的城市和交通規劃非常完善、人民也很友善、加上聞名的韓流文化、美食和購物天堂,偶發的災難,絕不會長久打擊他們的旅遊業,這么美的韓國,難怪那么吸引人。

更令我感慨的是,他們發生災難時,勇于面對,不會指責媒體對災情的報導破壞國家形象!

劉俊堅(右)和攝記潘嘉威,隨同救援隊伍深入印尼林火災區滅火。
劉俊堅(右)和攝記潘嘉威,隨同救援隊伍深入印尼林火災區滅火。

印尼霾害,苦!
◆劉俊堅-昔加末辦事處記者

2015年,我國仍無法逃過印尼煙霾來襲,今次更是歷年來最嚴重和時間最長的一次。

我到印尼蘇門答臘島採訪林火新聞時,發現印尼有關當局根本沒足夠能力應付滅火工作,當地人民似乎逆來順受,習以為常。

走訪巨港時,發現由各單位組成的滅火隊伍,僅有區區30人,負責的範圍卻很廣,加上得24小時東奔西跑展開救援工作,如同杯水車薪。

除救援能力薄弱,當地公民意識也糟糕到透頂。農民為了節省金錢處理農作物殘渣,即使空氣污染指數達逾400點,他們一樣照燒不誤,完全不理會他人死活。

一些住在鄉下的印尼人,不懂上網關心空氣污染指數,對于印尼以外的國家深受霾害影響,也毫不知情。

要徹底解決霾害,印尼政府除了要教育農民、嚴打焚燒農作物者,還得迅速接受各國的援助,否則每年6月至9月面對乾旱氣候來襲,林火問題肯定在印尼重演,屆時除了印尼首當其衝,鄰國,尤其是我國也繼續深受其害。

是的,我國人民忍受夠了,希望在2016年,印尼煙霾不再來襲。

劉峻賓在泰國曼谷四面佛廟外上香獻花,希望罹難者安息。
劉峻賓在泰國曼谷四面佛廟外上香獻花,希望罹難者安息。

曼谷爆炸,哀!
◆劉峻賓-北海辦事處記者

我們都是凡人,沒辦法預知未來,就像沒人可以預先告訴你,你去的每趟旅行,隨時可能是一條不歸路。

總是認為老天似乎在使用各種死亡,來考驗人類脆弱的心靈,就如2015年8月17日,在泰國曼谷四面佛廟,一道強光閃過,一陣轟隆巨響后,奪走很多條人命──其中5名罹難者來自我國。

能和家人同行旅遊是很幸福的事,彼此的笑聲蓋過風聲的寒涼,畢生難忘,但死神總在人們最快樂時,狠心地摧毀這一切。

那次遠赴泰國曼谷採訪恐襲爆炸案,心被揪成一團,原因是我曾經與死者們有過一面之緣,也曾在死者家作客,吃了一碗她親手煮的福建面。

我閉上雙眼,那家人和睦的畫面一再重現,睜開雙眼,這場悲劇終究躲不過,始終要發生。

佛陀的弟子目犍連號稱神通第一,但卻被殺手用亂石壓死,死于非命──怎會有這個下場?

原來,目犍連尊者在入定后已察覺過去有業力必須償還,所以不再用神通避過這一難。

僅以上文與意外死亡的家屬共勉之,更不希望世界各地再有恐襲事件。

羅憶雯身后災區洪水洶湧,令人望而生畏。
羅憶雯身后災區洪水洶湧,令人望而生畏。

水淹丹州,畏!
◆羅憶雯-總社社會專題組記者

2014年12月尾遠赴丹州話望生和瓜拉柏迪斯採訪大水災新聞,為期12天,因而逗留災區跨年迎接2015年。

當時災情突變無常,水位時退時漲,天氣寒熱交雜,烏雲從早到晚高掛,令我的心情與災黎同樣郁悶焦慮。

其實一抵達災區,攝記便感染病菌腹瀉,四處尋找診所急救。不過,若與災黎所受煎熬相比,我們的處境微不足道。

望著千瘡百孔災區,我們茫然,尤其馬來貧窮甘榜災黎,多天來得不到溫飽,個個恐慌無助,瀕臨絕望之際,每見有外州車輛經過,下意識認為是賑災隊伍到來,蜂擁而上等待食水糧食。

有名駝背老嫗放下身段,走到我面前,重覆作五指合攏靠嘴角動作,我猶豫一下,從車內取了一包乾糧給她。出發前,已知東海岸市面糧食短缺,我們已預購大批乾糧上路,準備多余份量援助災黎。

身處災區,杯水車薪,心中掙扎,因身為前線記者,要以採訪為主呢,或兼顧賑災?若來者不拘,我們接下來可能也要面對斷糧困境了。

在這次事件中,令我欣慰的是,國人發揮團結互助精神。寄盼大馬不再承受天災人禍,國民齊心共創美好明天。

國會醜態,唉!
◆徐健華-總社普通組記者

選民選出國會議員,就是希望他們認真在國會內為民請命、謀求福利及捍衛人民應有的權益。

多次採訪國會新聞,卻發現一些國會議員根本沒有盡到人民代議士責任,更醜態畢露,辜負選民所託。

一些國會議員,發現本身提問的問題被排到第15至16題,覺得沒機會等到部長回答后,在1小時30分內的問答環節結束后就悄悄溜走。

部分國會議員在會議召開期間不在座位上,只在需要投票時才現身;不然就是在走廊開新聞發佈會時,充當“人肉屏風”。

在問答環節時,一些只需5至10分鐘即可答完,以及看似很重要的問題,卻有時出現朝野議員天花亂墜、插科打諢,或是拍案對峙的場面,浪費不少時間,猶如上演猴子戲。

一些正副部長回答議員的提問時,避重就輕、得過且過,或答非所問,讓人看了搖頭。

正如某在野黨領袖經常所言,馬來西亞國會真的需要全面改革。

不然,有這樣素質的國會議員,即使我們有再堂皇的國會大廈和先進的設備也沒用。

王子薨逝,慟!
◆汪錦發-新山辦事處記者

記憶中,我沒採訪過柔佛三王子東姑阿都嘉里爾生前出席的官方活動,但對柔州人民,尤其是新山記者而言,三王子不會陌生。

東姑阿都嘉里爾是一名親切、謙虛、善良和充滿愛心的王子,他勇敢對抗癌症,誠意探訪癌友及成立癌症基金會,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12月5日,王子薨逝消息傳開,各族人民深感惋惜和悲痛,我在隔天早上終有機會採訪三王子,但卻是一場隆重告別式喪禮,心情難免緊張又哀傷。

5年前,曾採訪過已故柔佛蘇丹依斯干達(三王子祖父)的葬禮,政府高官和外國使節到新山大王宮致最后敬意,加上新任蘇丹登基,當時,王宮人潮絡繹不絕。

今次王宮人潮同樣擁擠,有不少平民百姓主動前來向三王子致最后敬意,顯見人民對三王子的敬重和不捨。

親眼見到柔佛蘇丹和王儲一臉哀傷,步行送三王子最后一程,場面心酸。

兩場喪禮幾乎發生同一件事,即棺木送往王陵下葬前,炎熱的天空,突然下起大雨,然后又奇跡般停雨,盡顯上天對王族逝世的悲痛。

雖兩次都是淋雨和在太陽底下曝曬採訪,但想起三王子對抗病魔不服輸的精神,我還是心甘情願,不怕辛苦的向他致最后敬意。

近看成龍,酷!
◆黃治振-總社普通組記者

2015年2月1日,國際巨星成龍因獲我國國家元首封賜拿督勛銜而特地來馬。當時剛踏入新聞界的我,在老總牽線安排下,有幸獨家專訪這號大人物。

猶記得小時總是趴在電視前,看著電視機中的成龍武打電影。津津有味。他的身手令人驚嘆,或多或少也是當年黃毛小子的我和哥哥打架的“模仿對象”。

誰知,若干年后的一天,我竟可在梳邦機場旁的快餐店等待巨星降臨,心情極度興奮緊張。

久聞成龍待人親切沒架子,果不其然,他從容走下保姆車后,親自推開快餐店大門走進來,和我握手,就坐在我面前,點了杯熱咖啡,一切真實發生了!

我故作鎮定,但筆蓋卻因手抖怎么都蓋不好,到最后索性放下筆,專心看著他像是朋友一樣和我分享心情,直到目送他搭上專機飛走,我度過了2015年最神奇最酷的15分鐘。

訪問結束時和他合照,他輕拍我的背,給我滿滿的正能量。他行程匆忙卻沒有流露一絲疲憊,顯現敬業精神,“亦父亦友”的親切談話舉止,更讓人深刻了解,他能屹立不倒數十年,關鍵正是其待人處事態度。

成龍是人人心中永遠的武打巨星,希望他平安健康,繼續為全世界散播正能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