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蘿夏:入微── 老娘惹烘年餅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亞蘿夏:入微── 老娘惹烘年餅

除卻巫山不是雲這詩句,很可以用來描繪自己對年餅的感觸。所以即使居處附近的早市場,已開始熱鬧地售賣年餅,始終無動于心。儘管口號是家庭製造手工餅,它們始終都是商品。



年餅要自家做的才好吃,這是自己多年不變的新春宗旨。不是偏見,是真實的。因為是供自家享用的食品,選料一定是貨真價實。例如春卷或炸春卷,外頭買的肯定比不上自家製造。廣東人稱為“油器”的年食如炸油角,也是自製的香甜,買的只吃到層層麵粉,內裡的花生碎與沙糖可以數。

還有真正的娘惹正統黃梨餅,大都會裡難尋。難怪新年裡馬六甲游客多到本地人要禮讓他們,絕跡文化街。現在常見到的只好叫黃梨餡奶油卷,是西餅,也不是不好吃,只是風味不同,不能魚目混珠亂叫,好比台灣也有類似的,就叫黃梨酥。

資深人士都是過來人,坐下就彈現在的年餅不夠好滋味。



小時候在馬六甲,偶然還可在街道見到牛車的年代,老娘惹一個多小時才烘出一盤黃梨餅,自製的烘爐分上下兩層,用椰皮絲當燃料,根本不見火,只有類似吸香煙的火星。下層熱力快,她就把烘盤移到地下,只讓上層的椰皮絲繼續燃燒。老娘惹在躺椅睡一個下午覺醒來,黃梨餅剛剛大功告成,每一塊黃梨餅色香味俱全。

烘製薯粉糕,老娘惹同樣用這種悠閒的工夫。烘盤從火爐取下讓上盤繼續烘時,與鄰居阿嫂談天,把一手絹的瓜子嗑完,那糕餅都還未烘好。做出來的薯粉餅要入口化,這樣精工製造的糕餅哪裡會售賣呢?

那年代一切DIY,要吃請自己動工。

從那個年代走過來,天性雞婆好湊熱鬧,加上母親與姐姐的調教,基本上,自己幾乎都會做年餅。什麼最容易做呢?花生餅、綠豆沙餅,還有椰絲糖糕。什麼最多工夫?年糕與客家人傳統米層餅。

做發糕或者蒸雞蛋糕,一定要高漲裂開“大笑”才吉利。不難,麵粉要放九分滿,在上面用砂糖灑紋理,你要它怎麼“笑”,它就照砂糖的紋理“笑”。

當資深人士覺得從前的年餅比現在的香,也許不是心理作用。現在用電流,會有柴炭烘製的香味嗎?有見過大牌檔,用電爐炒福建面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