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 .週末架勢堂 苦過深知民瘼 樂施溫暖社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會客室 .週末架勢堂 苦過深知民瘼 樂施溫暖社會

在陳凱希的辦公室一隅,可以看到已故國家文學獎得主烏斯曼阿旺(Usman Awang)的照片與生平事跡。兩年前,陳凱希也捐出100萬令吉為這位詩人好友設立“烏斯曼阿旺基金”,重新喚起故友生前一直追求的和平主義精神。
在陳凱希的辦公室一隅,可以看到已故國家文學獎得主烏斯曼阿旺(Usman Awang)的照片與生平事跡。兩年前,陳凱希也捐出100萬令吉為這位詩人好友設立“烏斯曼阿旺基金”,重新喚起故友生前一直追求的和平主義精神。

特約:子若
攝影:張智玟



今日登場
海鷗企業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經理陳凱希
在365天之中,不論地球怎麼轉動,生活如何起伏,每逢1月1日,就是一年裡讓人覺得最有希望的一天,尤其當你在這一天,做了一件令自己也令他人都快樂的事。我想,海鷗企業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經理陳凱希,最能明白箇中原因。

在告別舊年迎來2016年元旦之日,陳凱希與夫人陳秀英一口氣以個人名義,捐出140萬令吉予國內32個機構與單位,作為慈善用途。他也曾在2010年的1月1日捐出400萬令吉,為人樂善好施的舉止,早已成為城中的佳話!

當人們身在這個紛亂節奏讓人應接不暇的年頭,陳凱希的善舉的確給人間社會帶來絲絲溫暖,也讓人看到關愛、互助與希望一直都在人間。不說不知,早在1975年創立海鷗集團之際,陳凱希就已經用行動實踐善舉,“那是41年前的事了!”他笑說。

不向命運屈服



當年做一件善事罷了,萬萬沒想到,他的這一善行,一做就是數十年如一日,連他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為了讓讀者對這位慈善長者有更深入的瞭解,中國報《架勢堂》特別邀請他做客,暢談他如何持之以恆起善心、行善事。

今年79歲的陳凱希白髮蒼蒼,談起這件快樂的事特別起勁,也樂于跟大家分享他快樂行善之道。眾所周知,他出生于一個家境貧困的家庭,作為9兄弟姐妹中的長子,早年輟學扛起家庭責任,成長過程中,先后面對日侵與英殖民時代,日子之苦是可想而知。

他最廣為人知的其中一段人生歷練是,1965年因與社陣人士組織和平抗議大游行,以聲援被捕入獄的社陣主席並爭取人權日,而遭到逮捕,並在鐵窗裡度過漫長的8年歲月。出獄后,他固然一貧如洗,但,他生來就是個硬漢子,絕不向命運屈服!

為了讓自己和同行者得到溫飽,他靈機一動,與一群無業又無家可歸的難兄難弟四處募集,最終招得七八十位股東,籌得16萬8000令吉資金,就在雪蘭莪巴生開設一家小店,以經營中國貨為主,當中包括藥酒和日常用品。

未開門營生已先捐款

陳凱希憶述,在未打開門做生意時,他做的第一件事,即是從各方湊得的資金中,把其中四千多令吉捐出去。既然海鷗立足于巴生,這筆最初的捐款就捐到當地四家獨中,之所以做出這個抉擇,他笑言,世事沒有偶然,凡事皆有原因。

“我們一群人向來熱愛中華文化,一直都希望華文教育在國內全面發展,而獨中這個領域卻鮮少獲得捐款,因此,我們議決把錢捐給巴生四家獨中是好的決定。”這段過往不能成為雲煙的事跡,說明海鷗在未掙錢之前就開始建立慈善事業,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不是大富人家,也沒有大資本。

“嚴格來說,這個第一筆捐款不算是我自己的錢,都是大夥人募集回來的。”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一次捐一筆善款並不怎麼樣,但這個舉動卻是從頭到尾都銜接下去,如今回想起來,他自己都認為不簡單!

他坦言,當初行善多少為公司建立形象,希望可以吸引所捐助學校的師生前來光顧他們開的店。他笑稱:“這種企圖心是帶有好意的,它可以起得一石二鳥的作用呀!”無論如何,他提及一個要點,那就是做生意開門第一件事,就是需要與人親近、討人喜愛,才能得到顧客的回饋。

情義經營企業有給才有得

當一家公司懂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社會自然也能領略它的良心責任,並用實際行動回饋公司,因為因果回饋關係是環環相扣的。從16萬8000令吉資本開始,小店的顧客絡繹不絕,陳凱希嶄露了他的經營智慧與能力,“不是有句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當公司的生意逐步走上軌道,他需要更多資金、更大銷售額來繼續走向茁壯成長,“我們經常借助社團的人脈,在他們的宴會上,促銷自家的產品……”這種人間有情有義的點滴,一直都留在他心頭,這也是為什麼他后來行善不忘社團的原因,“人一定要飲水思源!”

在這一條路上,他有其一套獨特的看法,並認為“有給才有得,小給小得,大給大得”,“有人為了賺取厚利,不惜賣貴價,以致貨品無人問津,但我們嚐到薄利多銷的甜頭與喜悅。”更何況,這門生意對他來說,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俠義常在心 不為金錢迷惑

哪怕今天身為海鷗企業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經理,陳凱希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當初出發的初衷,只是現在落實的方法不同罷了。

他聲稱,自己當初踏入社會就是抱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因而積極參與各種社會與政治活動,“因為,所有社會課題都是我們該負起的責任。”這種擔負社會責任的觀念,早已在他內心根深柢固,並一直都在執行著。

“我們一定要做好事,幫助好人,企業要善盡它的社會責任!”他繼續解釋:“那些遭受社會迫害的人,我們要為他伸張正義;那些窮困的人,我們希望他們都能夠獲得照顧,並且爭取到基本權益。”

打造人間天堂

他由衷地說,這都是屬于社會工作。而政治工作理應就是社會工作,是要為國、為民效力與奉獻,一個社會工作者需要奉獻其時間、才華、能力,乃至物質等。

他坦言,當初從一個社會與政治工作者轉入商界當起生意人,他並沒有太大的意願,因為有句話說:“無商不奸”,但這一路走來,他聲稱,自己本著一如既往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即使在商場上打拚也都堅定著。

自幼從閱讀中看到太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故事,以致俠義精神早已根植在其心中,這種精神也自然融入他經營之道裡頭。他指出,他並沒有刻意去執行,只是像他這樣的基本思想,在成長時期就形塑而成了。

毫無疑問,陳凱希身上兼具了當企業家與社會奉獻者的特質與精神,那麼,他是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呢?他充滿歡喜地說:“其實,兩者之間是非常契合的。”

他指出,若是純粹當個企業家,賺了很多錢以后,又能怎麼樣呢?但若是做起社會工作,看到它所能產生的社會效果與意義,跟前者的狀況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他發現,海鷗這門生意不僅僅為公司賺錢,還可以帶給男男女女健康與幸福的生活;而從賺到的錢中,又可以用來謀取人類福祉,促進每個人的安居樂業,何樂而不為呢?

身為社會主義者的他表示,自己斷然不會忘記社會,他不斷奉獻就是要打造出美好的人間天堂,“正因為如此,才不會被錢財所迷惑與捆綁。”這種自由的喜樂是他涉足商界之前未曾想過可以擁有的。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曾說過:“打破捆綁心靈枷鎖的人是喜悅無比的,從此之后,就一勞永逸地放棄了擔憂的需要。”

造福文教環保團體

從行善中得到無比的喜悅之后,陳凱希如今依然熱忱于企業事業,目的就是為了持續他的慈善事業。他指出,人生中勤力賺錢需要有一個目的,“過去經營生意是為了溫飽,后來,無意中賺取了一些錢財,等到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以后,就應該把多餘的東西與大家一起享受!”

常言道“為善最樂”,他篤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個硬道理。記者眼前這位長者以興奮的語氣說:“我樂,他也樂;他樂,我也樂!更何況,開心是會令人長壽的啊!”在場所有人都被他散發的喜悅所感染了。

多年以來,他都分別以公司和個人名義,每年捐出一定款項作為慈善用途,自2008年開始,迄今累積的個人捐獻善款總數高達1400萬令吉,受惠單位橫跨教育、慈善、文化、文學、環保等團體。

當中,他選擇捐助機構與單位必須與促進人類、社會與國家進步脫離不了關係,“自己一個人做不完所有的事,所以,我需要更多更多的人跟我一起執行社會的使命,所以,我都會盡一己之力,長期幫助一些單位解決他們的年度經費。”

創立三合一企業形象

行善多年的他因此得到社會群眾的認同,陳凱希不否認內心還是存在那麼一點虛榮心,“可以獲得大家的認同,滿足感油然而生。”他也欣喜看到獲捐助的機構得到很好的成長,他以馬中友好協會為例,這個協會后來成為促進兩國之間各項合作的橋樑與紐帶,這是他樂見其成的。

對于別人稱他為“慈善家”,他的個人看法是,是不是一個慈善家應當是由他人去定奪,至于別人把“慈善家”的名稱套在其身上,他不會予以否定,但絕不自稱為“慈善家”。

在我們的社會中,企業富豪捐錢不為外界所知亦大有人在,陳凱希選擇公開其慈善事業,固然有其因由。他指出,作為一個海鷗集團的掌舵人,他不能不公開善款的去向。

與此同時,以上的做法也延伸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掌舵人、產品與品牌三者合一的企業形象,直接將品牌和公益做完美的連接。他道出其個人經歷,當一個企業為社會機構或團體付出更多資助,同時也為公司贏得更好業績,這是必然的過程與現象。

他選擇站出來與企業品牌、公益事業結合在一起,為的是以自己做“生招牌”傳遞海鷗的企業精神,同時也達到最大的社會效應,“這不是很好嗎?”不論善行走的是高或低的調子,只要做了,最終就會有社會人士受惠。

由于受經濟不景影響,普遍上,社會大眾面對物資善款縮水,陳凱希則大派定心丸,2017年的善款依然會依時依候撥出,他還說:慈善捐款肯定會持續下去,直至我不在為止!在一個長者身上看見如此心善行美,作為后輩的我們怎能不受感動呢?

學習陳嘉庚精神

兩年前,陳凱希也公開對媒體說,他與家人開始討論有關他百年歸老以后盡捐個人財產的事宜,並以基金會方式,讓其錢財得以繼續扮演公益角色。

他的3個孩子都非常認同他的決定,並協助他去執行此事,“孩子們從來就沒有想過家境會變得優渥,更何況,他們亦有本身的事業,懂得自立更生,自然也不會期望我把家產傳給他們。”

對他來說,人來到人世間總有一天會走,何不瀟灑走一回呢?他不希望一旦自己百年歸老后,出現“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孩子在公堂”的局面。在做出把個人財產盡捐的決定后,他聲稱,心情馬上變得舒暢,完全沒有煩惱了!

如今,他的人生就處于眾樂他就更樂的狀態,不僅僅是受惠單位快樂。與此同時,他因為做慈善而獲得無比快樂,因此希望帶來拋磚引玉的作用,其他人也能享有因慈善而延伸出來的快樂。

此時,他想起了一位曾經影響著他的著名華人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陳嘉庚(1874~1961年),這位偉大的人物以“毀家興學,千古一人”而著稱于世。

陳凱希說道,陳嘉庚的英文名是:Tan Kah Kee,而他的英文名則是:Tan Kai Hee,經常都有人把兩個人的名字弄亂了,“名字上的雷同是偶然的,但我認為,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我鼓勵大家閱讀陳嘉庚的事跡,假使每個人都能發揮這樣的精神,這個世界就變得美好了!”

陳凱希開心說起快樂行善之道,把企業賺取的部分盈利捐出去,從而謀取人類福祉,這種無比的喜悅,也會讓人跳脫被錢財所迷惑和捆綁。
陳凱希開心說起快樂行善之道,把企業賺取的部分盈利捐出去,從而謀取人類福祉,這種無比的喜悅,也會讓人跳脫被錢財所迷惑和捆綁。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