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混沌政治的代價
26億門事件經過半年的緩兵佈局粉飾、斬將再排陣,終于“水落石出”,這遲來的“真相”是否被接受,當局者心知肚明。
為何編輯了答案,仍無法讓人信服,因為在處理的過程,出現種種不公不正的事,司法關鍵人物的易人,反貪污委員會官員與國家銀行被扣查,政治部副總監被調職等等,全部都被合理化在個人所掌控的權力上。
總檢察長是唯一有權提控的司法機關領導,正如反貪會特委會成員丹斯裡慕沙哈山所說,沒有一個總檢察長會提控首相,因為總檢察長是首相提名委任的人選。
儘管反貪污委員會可對“26億令吉政治獻金”及SRC國際有限公司案,向總檢察長提出上訴,但最終決定權還是落在總檢察長。
政府處理26億門事件的手法,無法令人苟同,任憑知識份子、司法界人士提出種種的質疑,律師公會在去年度逾1000人的會員大會召開后更揚言,可能針對26億令吉匯入首相戶頭,以及一馬發展公司案件調查受干擾,起訴干擾案件調查的公務員。
自我催眠政治
連知法如律師都看出案件的端倪,教市井小民如何信服?同樣地,那些選擇“政治正確”的政客,試圖以非尋常之標準答案說服大眾,更難以獲得當今資訊資源豐富知識的國民認同。
國家領導人一手促成的誠信危機,已經使到領導者個人與政府的形象受到破壞,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髒了就是髒了,此刻的“真相”對人民已不重要。
當前的馬來西亞政治,是自我催眠的政治,
過分闡釋領導職位的絕對權力,那些圍繞俯拜權力核心的高官顯要,倚權不依法,只相信與追隨領導人的政治權利。
作為政府,最可怕的是丟失了人民的信任與信心,而這國家的混沌無序的磁場,牽扯著國運與人心,無形的傷害代價也無可預計。
“政客是為了下一次的選舉,政治家卻是為了下一代。”過了這一關,下一次大選,國家及人民恐怕需付上更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