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人士:邊辦邊申請撥款 國中母語班下月復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教育界人士:邊辦邊申請撥款 國中母語班下月復課

獨家報導:陳光前
(怡保24日訊)經過多方的爭取后,設于州內國中的母語班即將在3月正式恢復!



教育部在今年初減少國中母語班的撥款后,令到霹靂州38所國民中學的母語班無法繼續開課,使許多有意修讀華文的華裔學生無法上課,但教育部最近一紙通令下達,將在3月恢復,令學子及華教人士深感欣慰。

霹靂州教育界人士消息指出,教育部允許學校繼續沿用去年辦母語班所剩下的撥款,繼續聘師資及開辦華文課程,並會一邊辦一邊申請今年的撥款。

家長及華教人士,具要求政府正視母語班及增加撥款。



據瞭解,霹州內有逾200間國民及國民型中學,當中有110間國中有華裔學生,並有38間中學有開辦華文母語班。

所謂的母語班課是落在週五的正課后,所增加2小時的課程,供有興趣的華裔或友族學生就讀,上午班學生可在放學后上課,下午班學生則在正課前2小時修讀。

李官仁:盼列入正課

霹靂州董聯會主席拿督李官仁受訪指出,家長應鼓勵子女參加母語班,學習華文及報考華文,免得華校及獨中師資斷層及面對師資短缺問題重演。

他認為華校生在轉讀國中后,就應繼續學習華文,報讀母語班,讓教育部無藉口停辦,並繼續撥款開辦母語班。

他指一般上只要有15人就可開班,希望教育部將國中的母語課程列入正課,並增加上課時間或節數。

他說,中國崛起,無論華裔或友族同胞都應學習中文,增加本身的競爭條件。

歡迎友族報讀

★深齋中學副監學練金華

母語班的教育是華校生應該繼續的課程,除了家長鼓勵,校方及教育局也應配合,繼續開辦,不能因為開支問題而減少撥款,令母語班無法成辦。

在霹靂州內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如上霹靂一帶,有些是華裔居多的市鎮,學校也以華文為主要教學媒介,所以中學后,也順理成章開辦母語班,除了供華裔子弟就讀,也歡迎友族報讀,可促進各族文化交流,也增加友族學生與華裔學生的情誼,對國家是好事。

各族享有同等權益

★資深教育工作者拿督丘才幹

基本的母語教育是各族都應享有的權益,如巫裔接受國文教育,華及印裔則接受華文及淡米爾文教育,彼此應平等學習各自的母語,所以國民中學,若華校生居多,都應辦母語班。

校方和家長的鼓勵及支持,對學生的前途很重要,若能掌握多種語言,絕對是有利無弊的。

教育部應該續資助

★家長鄧文生(41歲,商人)

教育部不能以經濟問題,削減辦國中母語班的撥款,反而應該繼續資助,讓母語班持續開課。

其實國中有各族學生就讀,若校方鼓勵其他友族學生報讀母語班,除了促進彼此交流外,也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友族文化及語言,提高自己的學習及競爭條件。

朝令夕改沒有規劃

★家長林日糧(48歲,保險從業員)

教育部削減國中的母語班撥款,令母語班無法順利開課,顯示政府在每項決策性政策上,是無經規劃的,朝令夕改情況始終無改進。

這也是造成國家教育失敗及經濟倒退原因之一,母語班既成事實,就無論如何須設法繼續,包括從其他方面取得資源支撐,而非說停就停。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