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調色盤.福建莆田 尋找父親故鄉記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旅游調色盤.福建莆田 尋找父親故鄉記憶

這大宅耗時13年建造,母親曾說過,這大宅將會是父親的永久紀念。
這大宅耗時13年建造,母親曾說過,這大宅將會是父親的永久紀念。

文/圖:陳余華



在1947年,我的父親陳木林為改變命運,前往南洋(馬來亞)尋求更好的出路,經過多年的刻苦奮鬥,父親終于在商業上有了成就。
此后,他與母親結伴回中國福建省莆田故鄉探親,是他最喜歡的度假方式,而我們也隨著他的足跡,回鄉尋根……

我的父親──陳木林,1925年出生于中國福建省莆田的東山村(現在已經改為大東村) ;1947年,便前往南洋(馬來亞)尋求更好的出路,以改變命運。

經過多年的刻苦奮鬥,他終于在商業上有了成就。此后,他與我的母親(她在2001年去世了)結伴回到故鄉探親,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度假方式。

2005年,我與妻女陪他一起回鄉游覽,當時,他已患上帕金森病。



我們抵達廈門后,國煌堂哥開車來接我們。我們路經泉州,一個有輝煌歷史的古老城市;特別是它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端,並且是幾個世紀前明朝──鄭和史無前例浩大的艦隊航行的起點。

當車子轉入家鄉道路時,父親顯得特別激動,並歡呼叫喊:“甘榜!甘榜!”(馬來語為鄉村)。我突然想起梅爾維爾(世界經典小說《白鯨》的美國作者)第一次成為水手遠航到達英國之后的軼事,后來他在航海歸來時,為表達思鄉之情而激動歡呼:“萬歲!萬歲!萬歲!”

父親在故鄉建城堡

我們終于到達中國福建省莆田故鄉!看到父親在故鄉建立的36個房間大宅時,讓我感到震驚──這是一個小城堡啊!

當地的親戚並沒有讓我們感到不自在,反而就像回到家裡,親屬齊聚一堂,熱情地互相問候。

這個故鄉讓我感到心靈暢快,它就如中國經典的農村一樣,坐落在優美如畫的稻田和山脈之間,也有許多“新”的四層大房,反映了中國鄧小平于1978年開放后,許多居民所實現的繁榮。

我很驚訝,大宅對面小渠裡竟然有小魚兒在游動、田里有野生的蒼鷺,在田野里,還有一個稻草人!

雖然沒有錫人、膽小的獅子,也沒有多蘿西在經典電影《綠野仙蹤》所說的名句“再沒有像家一樣好的地方了!”但是,我和父親有一樣的共鳴──終于回到親愛的故鄉和親戚幸福懷抱中!

吃龍眼聽父親軼事

在故鄉小住期間,我們參觀了建于清朝代的祖屋,而這祖屋,便是我父親出生所在地。

這間超過一個世紀的祖屋,即使大白天,屋子內部也是如此黑暗。過后,我們還看到了那所距離祖屋不遠,父親獲得寶貴教育和學問的教室。

在這個傳統福建村莊裡悠閒散步,確實就像活生生的走入了父親的記憶裡。

父親憶起當年,當國民黨軍官來到村莊,強制征召青年入伍時,村裡的狗會對陌生人大聲吠叫,或親戚跑來通知,父親便趕緊從后窗逃向山上躲藏。一位堂弟后來告訴我,其中一個親戚的九個兒子都被國民黨人強行帶走后,沒有一個回來,他們全都已經成了炮灰。

我們長途跋涉到村莊后山,祭奠祖先墓地;這個祖先墓地,是我父親在20世紀60年代尾,重新修繕建立。

上山途中,路經龍眼果園,莆田龍眼是著名的。由于當時是盛產龍眼的季節,大家便趁機大啖肉質鮮甜的龍眼。

父親對家族的龍眼園感到自豪,還不停地講述關于龍眼的故事和當年村裡的生活軼事。

享珍珠雞福建蠔煎

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看看我的根,並且能夠走在父親和祖父所走過的路徑。

祖父在當地有良好的聲譽,他被譽為負責綠化故鄉后山的人;以前的后山是一片荒蕪的,這是因為當初人們不斷砍伐木柴作燃料,而祖父便以個人努力,長期種植樹木遍佈當時荒蕪的山,故 鄉后山才有今天的綠油油盛況。

拜訪住在附近地區的各方親戚時,也看到東方紅水壩;這是在20世紀50年代或60年代興建的水利工程,為該地區居民帶來效益,也成了一處非常優美的風景區。

我們花了一天的行程,參觀莆田市和路經南少林寺,更受到親戚們熱情的款待,為我們準備了美味佳餚;其中有幾個的晚宴,更是令人難忘。

尤其是在歡送晚宴中,侄子獻出了他撫養多年、珍貴的珍珠雞為我們餞行;他指出,每座山只有一隻珍珠雞,由于它們是高度捍衛領土的鳥類,所以非常珍貴稀有。

福建省其中一道著名菜餚是蠔煎,據說,這是著名南洋社區華人領袖和慈善家陳嘉庚最喜愛的美食。

父親說,福建蠔煎和我國的蠔煎不同,福建蠔煎從來不和雞蛋一起煎的;這是一道不辜負其烹飪聲譽的福建廈門及莆田的名菜。

故鄉度假是父親最好禮物

回歸故里參觀祖籍故鄉,是一個十分有意義和有價值的經驗,我便游說二哥一家也陪父親回去故鄉走走看看。后來,他們在2007年10月,返回莆田大東村,而那次也是父親最后一次回鄉。

兩次回鄉,我們都是提前離開,而父親則逗留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心愛的故鄉懷抱中,親朋戚友的陪伴下,高高興興、安逸地度長假。

兩次陪父親一起回故鄉走走,是我和哥哥能夠給這位偉大父親最好的禮物,同時,我們也獲得無限珍貴和非常有價值的經歷。自從父親2013年逝世后,我們再也不能陪他回去故鄉了。

父親逝世后,我把從故鄉帶回來的泥土(這是我當時回鄉當作紀念品),擺放在爸爸的棺木上,希望這泥土能夠表達我們的心意,也代表故鄉大地,給予他最后的一點點慰藉。

作者哥哥陳余瑞(穿藍衣者)抱住他的女兒,站在父親的後面,與親屬們一起合照。
作者哥哥陳余瑞(穿藍衣者)抱住他的女兒,站在父親的後面,與親屬們一起合照。
田野有一個稻草人,卻沒有錫人、膽小的獅子,也沒有多蘿西姑娘。
田野有一個稻草人,卻沒有錫人、膽小的獅子,也沒有多蘿西姑娘。
故鄉優美的稻田,讓人心曠神怡;背景是當地最高的大帽山。
故鄉優美的稻田,讓人心曠神怡;背景是當地最高的大帽山。

作者與妻女在莆田市山明水秀的東方紅水壩留影;這東方紅水壩為當地居民帶來許多效益。
作者與妻女在莆田市山明水秀的東方紅水壩留影;這東方紅水壩為當地居民帶來許多效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