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頻道(食品安全管理報 下篇)‧提煉製作包裝不馬虎 一個微差後果嚴重
報導:潘有文
不安全的食品讓人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失去性命,一點都搞笑不得!
因此,需要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再加上食品工業業者的良心,才能保障消費人。
“一些食品商家的食品安全問題亮紅燈,這是由于沒在危機控制點(Critical control point)好好把關。”博特拉大學食品工藝部研究部門主任授陳振濱教授表示,良好的機制加上謹慎的管理,才能減少食品安全問題。
2000年時日本著名牛奶生產廠商雪印集團毒牛奶個案,至今依然讓他印象深刻,同時證明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
當時,這間牛奶工廠的作業依足程序,但因為一個微差的問題,造成近1萬4000人食用該品牌牛奶后,出現食物中毒現像,引發軒然大波。
信心沒了難挽回
“員工提煉牛奶和包裝后,留在加熱器中的殘余牛奶,基本上沒有問題,隔天加入新的牛奶即可。”他表示,當時該工廠在員工交班后,其中一個加熱器因停電3小時而失去保溫功能,牛奶沒有保留在不會產生細菌的溫度。
如果依照作業程序,員工隔日工作時,可根據24小時監控和測量的記錄,發現電流曾經中斷,必須清除之前殘余的牛奶。
由于電流在員工上班前已恢復正常,當值人員未察覺曾經停電,繼續生產和包裝牛奶,這些牛奶流入市面,結果在半個月內,近1萬4000人食用后上吐下泄,一名84歲老婦人因毒牛奶引發併發症逝世。
“這並非食物安全標準不足,而是管理審查不夠嚴格,屬于人為疏忽。”陳教授指出,發生這類食安事件,對廠家是嚴種的打擊,食品安全不能給人信心,無法挽回消費者的心。
這家廠商原本是日本國內三大牛奶食品品牌之一,經毒牛奶事件衝擊后,一年內營業額下滑了四分之一。
“食品出現問題,不只是挨消費人臭罵,他們信心大失后就不會再購買。”陳教授指出,管理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一旦發生問題,便無法在短時間內挽回消費者信心,因此廠家應該重視食品安全,不應該走漏洞。
原料來源查清楚
衛生部檢查食品制造廠的生產標準,食品商則可自行檢查食物原料供應商!
一些食品工廠檢查原料來源時,未必委托大馬規格及研究機構認證單位(SIRIM)或衛生部審核,而是自行檢查。
食品廠商提供給衛生部的食品安全管理標準文件中,已說明食品原料的條件,因為原料發生問題將會影響食品安全。
“檢查原料很重要,很多食品公司購買原料時,都會要求原料廠商出示原料安全證明。”陳振濱教授指出,原料安全證明像是原料的報生紙,指出其成分、加工過程、易燃與否、如何儲藏和處理等。
陳教授表示,食品制造商每年固定檢查食品原料商的原料,但也會採取突擊檢查,確保食品原料沒有問題。
三標準保證品質
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可使用三項標準,分別是危害分析與關鍵控控制點(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下稱:HACCP)、優良生產規格(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下稱GMP),以及擁有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下稱ISO)的標準。
“除此之外,在大馬還有清真認證(Halal Certification)標準,這與其他地方有一些不一樣。”陳振濱博士表示,但以上都是是廠商生產食品時的最低限度要求。
一般廠商使用GMP或ISO標準,或多或少已能證明它們注重品質保證,但在食品生產方面,HACCP卻是一個重要食品安全指標。
HACCP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于1997年公佈的食品安全衛生的管理規則,食品生產商使用這項標準,有助提升外界對食品的信心。
“例如,生產肉類產品,如香腸和漢堡,就要符合HACCP,因為食品生產過程可能使微生物增加,或者食品內已有重金屬污染。”陳教授表示,使用HACCP標準,就可測定和控制這些問題。
舉例,肉類在加溫處理時,必須達到一定的溫度才能殺菌,廠商就須設定這些作業程序,然后徹底執行。
缺合理食安挑戰大
全球各地對于食品安全管理標準各師各法,未有一個可完全參考的準繩,這也是《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lobal Food Safety In Initiative)出現的原因之一。
“全球供應商面對多種食物安全標準、需求上的差異,以及重復的審計成本。”該倡議主席M臣古羅(M. Cenk Gurol)指出,發展中國家更是缺乏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這是該組織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
因此,該組織希望可以協助缺乏最新資訊和實踐方式的食品廠商,以彌補在食品安全管系統上的不足。
從2000年開始至今,歐洲已有7萬7000間工和超過15萬個農場,成為《全球食品安全倡議》認可計劃的一員。
“當時,我們第一步就是認定什么才是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最好的做法,于是我們就和食品工業主要廠商完成重要的標杆工作。”他表示,至今這些積極和正面的努力,已經影響和改變全球食品安全系統。
廠商自設標準在哪?
食品制造商清楚食品成分和過程,可自行設定HACCP標準,最后交由衛生部審核。
即是說,商家自己設定標準,再由其他單位檢視,但令人擔心的一點是:廠商會否把食品安全標準設得很低呢?
“審查員都是食品專家,他們會一眼看出不妥之處;因此,食品制造商會請食品安全管理專家協助,設定專業標準。”陳振濱教授指出,審核人員檢查食品安全管理時,就可依照這些文件中的標準檢查。
例如,審核人員會以溫度儀檢查食品溫度,一旦不符制造商自身設定的標準,就會要求調整。
“這對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幫助,只要跟著這些步驟,固定每一兩年安排有關單位審核即可。”他認為食品廠商有能力完成上述的食品安全管理。
HACCP認證增買家信心
雖然HACCP是國際認可的食品安全管理標準,但它不是強制實行,選擇執行這項標準的食品廠商,一般是希望增加買家和消費人的信心。
“我國政府並沒有明文規定須以HACCP標準生產才可以銷售食品,但擁有這個標準,可以讓人更有信心購買這些食品。”除振濱教授表示,如果一些廠商沒有使用HACCP標準,但有GMP或ISO標,確保食物生產流程正確無誤,依然可以吸引某些買家和消費者。
既然有無這些標準,依然可以把食品推出市場,如果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擁有HACCP認證標準,是否不需負太大責任呢?
陳教授指出,並沒有存在責任大或小的問題,食品發生問題時,就要接受調查,只是使用HACCP標準的商家,可以直接依照商家提供的標準,或能儘快從危機控制點找到問題源頭。
中小型業者也有責
不是只有大型食品集團需要重視食品安全管理,中小型食品業者,一樣可在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全球食品安全倡議》與許多大型食品商家攜手出擊,為食品安全管理標準舖出一條道路,讓中小型食品商家看見其重要程度。
M臣古羅指出,為了全球70億消費者的食品安全,該組織設立了全球市場計劃,即是期待能引導全球食品商家,尤其是中小型食品商,共同投入食品安全管理中,並且逐步改善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食品安全關乎每個產品供應鏈,並非商家打算從本土市場擴展至國際市場,才來注重食品安全,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得到安全的食物。”他表示,不管在本土或國際間,食品業業者之間需要互相合作,消費人的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