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母親的廚房 沒有煙火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悅讀.母親的廚房 沒有煙火

書名:國宴與家宴 作者: 王宣一 出版:新經典文化
書名:國宴與家宴
作者: 王宣一
出版:新經典文化

特約:張斯翔



這是一部廚房裡的光陰故事,在那花果飄零的一代人之中,以味覺為我們這些后來的讀者留下各種念想。也許我們看完這本書,會突然想起曾在廚房埋首為我們調製好菜的某個身影,而在異鄉的人如我,留給自己對故鄉的念想,就剩下這一些曾經在記憶裡的味道罷了……

離鄉背井十數年,每次回家,身邊的長輩和朋友總說:“這麼久才回這麼一趟,你媽應該很開心,得要給你做好多媽媽的料理了吧?”

其實,我每次都在心裏想,前半段說的當然對,但后半段那個媽媽的料理,我還真沒特別期待過。常在文學作品中看到作者把善于烹飪的人,形容為廚房裡的巫師,那也許母親真的就是與此道無緣的麻瓜。

我幾次回家都調笑母親,別人回家一陣子都得胖起來,但我在家還反能瘦下來。畢竟,母親是職業婦女,也是一個極man的新世代自主女性,所以我從小習慣了三餐在外面吃的日子,也才對“住家飯”有那麼一點憧憬,進而在離家后很快就具備了準備一桌菜的技能。



外婆阿姨是廚藝能手

我當然有些羨慕一些在家裡吃刁了嘴的朋友,其實我的外婆和大姨,就是這方面的能手。放假回家,我常往外婆家跑,在外婆家總能吃到好飯菜,我也總在廚房裡陪著外婆做飯,問東問西,恨不得把外婆手上的功夫都學起來。

大姨也是烹飪的能手,表哥們幾乎天天回家吃飯,結了婚,只要不在外地住的,幾乎都在家裡解決晚餐,說是外面的東西吃不慣。大姨也確實能耐,兩三週裡上桌的菜都不重複,味道好,吃著也新鮮,難怪乎,孩子們在吃飯時間都趕著往家裡奔去。

相對而言,我對所謂“媽媽的味道”印象當然很淡泊。現在倒是丈母娘常給我們在臺北的冰箱,捎上各種食材和熟食。

在城市長大如我,對于自己家裡能養出烏骨雞,菜地裏能收割各種瓜果蔬菜,還是覺得挺不可思議。而我那口子,卻總是說從小幾乎都在家裡吃,現在反倒想多在外面覓食。這就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對著丈母娘炮製的滷肉、燉菜那一溜口水,怎一個饞字了得。

廚房裏的光陰故事

十三年后經典回味版《國宴與家宴》加入了詹宏志、王定一的專序,重新排版加入更多圖片,還有詹宏志親手重現王家家宴的菜譜,讓那些出現在文章中餐桌上母親的味道,更活靈活現在讀者的眼前。

一道菜做得好不好、漂不漂亮;每道菜之間如何搭配顏色、味道、氣味,更是決定女主人手段高下的重要元素。王宣一的散文有種溫柔的氣氛,將家族軼事與一道道從中國帶到台灣的原鄉菜,層層編織,帶入各種菜系的歷史掌故,儼然將外省二代在台灣的生命境遇細細表述。

這是一部廚房裡的光陰故事,在那花果飄零的一代人之中,以味覺為我們這些后來的讀者留下各種念想。也許我們看完這本書,會突然想起曾在廚房埋首為我們調製好菜的某個身影,而在異鄉的人如我,留給自己對故鄉的念想,就剩下這一些曾經在記憶裡的味道罷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