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同行‧新山地南新村 小村落蛻變成大城鎮
報導:黃慧琪
攝影:李再輝
從最原始的樹林開發到搭建板屋,再從板屋變成磚瓦的排屋,新山地南新村在走過70年的歲月,從一個毫不起眼的村落,蛻變成新山車水馬龍的城鎮。
不過,地南新村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間中也面對著接踵而來的問題和災難,如治安問題、2006年大水災,都令該村一度陷入“黑區”。
但居住在該區的居民,並未因此就搬離新村,反而共同建造防洪設施及加強保安,渡過難關。
當然,歷任村長也努力不懈解決問題,在發現問題后,不斷向州政府申請撥款改善問題,才能有如今繁華的一面。
步行5分鐘到市區
地南新村現任村長鄭己華指出,地南新村估計在1946年建立,至去年統計共有248戶家庭、逾1300名居民;當然,也有當地人稱,地南新村或出現在更早之前。
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新村及居民在走過70年風雨,隨著時代腳步,一步一腳印朝城市步伐邁進,地南新村如今更被政府列為加速發展的重要新村。
鄭己華是地南新村第六任村長,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地南新村以華裔居多,新村內有老人院、消拯局及百年古廟等,村民們都和樂融融生活了大半世紀。
他說,村民們只須步行不到5分鐘,便可到烏魯地南市區,該處有銀行、商店、學車中心、學校甚至是商場,非常方便,所以居住在新村的居民,目前都不願意搬走。
他說,地南新村人口不像其他新村人口減少,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好,只須20分鐘車程可以到著名旅遊景點迪沙魯,同樣20分鐘車程也能抵達新山,非常方便,漸漸吸引不少外州人在當地居住。
戰亂目睹同胞遭砍頭
存活村民不願搬
歷經戰亂時代,甚至看過村民“人頭落地”,令村民對那段記憶沒齒難忘,但經歷戰亂后存活的村民,也都不願搬離新村,讓友誼永續。
86歲村民符廣安 (咖啡店東主)說,相信是因為害怕,在日軍統治柔州時期,華裔並沒有全部團結起來,顯得有些零散。
他說,自己腦海中偶爾仍會被有人遭砍頭畫面驚醒。
“我在12歲時經歷抗日時期,那段日子至今難以忘記,尤其是日軍用刀殘殺村民的畫面,更是很難抹去。”
“之后英殖民后,生活才逐漸好轉,父親也開始經營咖啡店,咖啡店如今已也開了三家。”
他相信,居住在新村的老前輩,或許都經歷過日軍統治時期,但相信大家都不會捨得搬離這裡。
咖啡店內喝茶看報聊天
報紙與新村關係密不可分!?
鄭己華說,隨著科技發展,如今用手機已能知天下事,但他還是會選擇看報紙,除了習慣每天坐在咖啡店“翻閱”報章外,也認為報紙是唯一發出準確訊息的媒體。
他說,在電子媒體還未盛行之前,新村唯一接受訊息的管道就是紙媒,每天時間一到就會買份報紙,坐在咖啡店,和數名朋友喝茶聊時事,非常開心。
“就算如今已逐漸有科技取代報紙,但相信對新村一些老前輩來說,紙媒還是主要掌握國家大小事的管道。”
另外,新山第二任村長梁榮庚說,最喜歡看報章上政治課題及國家發展趨勢,雖然現在偶爾也會從手機上接受訊息,但還是會以報章上刊登的訊息為主。
他說,地南新村是他從小生長的一個地方,儘管已搬家到烏魯地南其他花園,但仍會到新村找朋友和茶敘舊。
新村交通四通八達
★陳金獅(78歲,羅厘司機)
這個新村在逾1940年的時候就成立了,但我是在1950年頒佈緊急法令後,才從烏魯地南附近地區搬過來。
新村發展得很好,在70年代,就開始建設街燈,如今新村處在很好的地點,交通四通八達,讓居民有了很多就業機會。
緊急法令時吃大鍋飯
★徐炳南(77歲,自僱人士)
在50年代初,新村附近都是橡膠園。
我記得,緊急法令時,全村人一起吃大鍋飯,出村的時候還要被檢查,怕我們援助馬共分子。
有幾次,我還在晚上聽到有人敲警鐘,因為害怕生命受威脅,一家大小只好躲在家裡;如今,新村的治安變得越來越好,生活也變得平安。
見證黑區變得繁華
★張美發(80歲,退休人士)
我是1951年從雙溪地南搬遷到地南新村,見證新村從板屋發展至如今繁華的經過。
搬進地南新村時,當時該村還被列為“黑區”,慶幸慢慢變得越來越好。
我愛上這個新村一點一滴,因為這個村充滿人情味,未來只想在此安居樂業。
攝影器材變得輕便
★鄧宏發(92歲,退休人士)
我在1943年便遷到此處,不僅見證新村發展,也見證“相機”發展。
我從20歲開始就喜愛攝影,見證攝影器材的轉變,從以前超大型相機到現在各種各類數碼相機、傻瓜相機都有學習過,只能說如今的人真的越來越幸福,使用輕便的相機,也能拍出好的相片。
地南新村
開埠年份:1946年
位于:新山烏魯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