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第十二屆佛教寫作營 文字般若美善人間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習現場.第十二屆佛教寫作營 文字般若美善人間

■常藻師父:文學與佛教的共同點是“生命的體會”,我們從佛法裡體會生命的深度與廣度,再反饋到創作裡。
■常藻師父:文學與佛教的共同點是“生命的體會”,我們從佛法裡體會生命的深度與廣度,再反饋到創作裡。

報導:方俊心
圖:方俊心、主辦單位提供



喇嘛告辭以后,老婆婆一唸“嗡嘛呢叭彌牛”,黃豆又跳了起來。

喇嘛走到山頂上,再一次回頭看茅屋,茅屋上的光明織亮,威赫燦然,比原來還要更盛。——林清玄《跳躍的黃豆》

台灣作家林清玄的佛教文學作品感動了很多人,影響力至今仍在發酵。儘管宗教經典歷久不衰,它們的厚重與高高在上,往往使人望而卻步,這時候,反倒是當代人用他們的語言創作的宗教文學作品,讓人得以向宗教靠攏,從中汲取養分,走向更開闊的世界。

3月26至27日,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舉辦了“文字般若Me ——第十二屆佛教寫作營”,邀請常藻師父、張吉安、許裕全、呂育陶、劉育龍和沈明信擔任講師。28位學員從全國各地,包括東、南、中、北馬聚集金寶近打佛教會,感受佛教徒的文學使命,學習磨礪筆鋒的方法。



佛青總會長吳青松指,佛教文學能夠淨化社會,傳遞人性的真善美,可惜我們在這方面投入得還不夠,質與量皆不足。能寫,不代表作品具啟發性,只有突破小我,走向大我,擁有人本關懷精神的作品,才算完成佛教文學的使命。這于是成了籌辦此次營隊的動機,也是營隊跟一般文學營的不同之處。

跳出框柩視野越寬廣

“如果有人寫了一些錯誤觀念的文章,我們需不需要反駁?”常藻師父問。“佛教寫作人的文學使命”講座就從師父拋出的這個問題開展。

答案是,能夠採取一種不傷害彼此,又能讓彼此不斷提升的方式回應為佳。既不傷害,也不迎合,同時要讓對方感受到溫暖、被關懷、被同理,而且能夠為彼此指向一條更開闊的道路去提升,智慧大得很。“不可以有傲慢心,認為佛教最好、最對、最有道理”,要抱持開放的態度。

而怎樣才算是好的佛教文學作品?“就算裡面沒有一句佛教用語,只要不離佛陀的本懷,就是。”兩千五百多年前,悉達多王子苦思人的痛苦根源,希望能為普世指引離苦得樂的方法,並且終身都在實踐這件事情,就是所謂“佛陀的本懷”。

“可能(作者)在宗教上跟佛教不相應,但內容不離這點,那這支筆就是很有效了。人可以寫出很厲害的文章,不是因為他的筆很厲害,而是他的心很廣闊,有深度。如果只關心自己的世界,寫作很快就會有瓶頸。如果沒有自我提升,生命不能開展,就沒有靈感,要一直不斷地擠壓,所以我們才要不斷地滋養自己。”

師父形容這過程就像是原本住在一棟房子裡,從裡面不斷鑿窗,希望陽光能投進來,風能飄進來;后來才發現,原來離開房子,就能直接走進這一切。“自己能夠跳出框框,才能帶讀者看見更寬闊的風景,路就會越走越寬。”

觀察力是創作活水源頭

參加比賽的作品裡,700份中有200份是用“古人說”作開頭,若讓許裕全當評審,這200份作品全都會被投籃。

他認為作文跟散文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廣義而言,作文限定內容、字數、格式,而且愛用死人的話,而散文的形式跟內容都不固定,作者應該用心經營文字的質感。

他舉例,“母親在生下我時,感受了八級的陣痛”,這“八級”應盡可能生動、形象化地刻畫出來:“據父親說,母親生我的時候,承受了極大的痛苦。一整個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滾哀號,整個產房都聽到她的聲音。因為痛苦難抑,還把身邊父親的手臂抓出了血。”文字不需要艱深華麗,而是掌握精準度。

生活的觀察力是創作的活水源頭,一般人常見的問題有五:缺乏獨特性、人物不具體、敘述公式化、形容詞刻板、情節可以被預期,這五點降低了文章的質量,難引起興趣或共鳴。比如“父親是個巨人”,如此的描述使人物變得扁平,但寫成“父親身材魁梧,身高198公分,站起來頂天立地。每次在街上遇到熟人,大家都會說:姚明來了,姚明來了……”人物形象頓時變得立體。

“身高198公分”可看成“細節”的營造,在散文中起畫龍點睛效果,許裕全認為,細節是散文裡感動人的關鍵,是文字的亮點。

文學就在草根中醞釀

不在工作就在採集鄉音,張吉安對鄉音的喜愛與付出是出了名的,此次營隊他跟大家分享他所採集到的口傳文學作品與採集方式。

文學被認定為高高在上,是知識菁英的創作,但文學裡頭也有屬于草根的作品,張吉安認為口傳文學即是。搖籃曲、童謠、成人歌謠、順口溜、月令歌、勸世歌和勞動歌,都是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傳達思想感情的工具。

他特別喜歡訪問年齡六十以上的長者,陪他們說話,並像獵人一樣,在這過程裡狩獵童謠。過程必須有耐性,急急催促,別人就不想把故事說出來,更不用說唱童謠了。

他建議,要是採集過程裡有預設答案,也不該把答案問出來,避免受訪者只能回答是非題,減少了能採集到的內容。也要盡量避免“你確定嗎?”“真的嗎?”等懷疑式句子,以免引起受訪者的反感心態,覺得自己的談話被否定。

此外,不妨善用“古今對照”方式引起受訪者的自豪感,如“我們現在覺得這裡很熱了,當時你們是怎樣的呢?”他們會願意多談一些。還可從視、聽、嗅、味、觸覺挖掘問題,如“巴剎會很臭嗎?”使談話內容更鮮明。

採集過程裡,張吉安傾向于尋訪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人,以他們的所見所聞作圖塊,一片片慢慢地把事物面貌拼湊起來。有認識的人陪同採訪更好,這樣可降低受訪者的不信任感,大方向你展示他的記憶寶盒。

佛教文學洗滌心靈塵埃

籌委會主席鄭子翔表示,營隊從去年12月就開始籌備,報名者四十多人,但最后出席的只有28位。青松認為參與人數應到60才算達標,儘管他們已盡量邀請重量級和年輕的講師,以便吸引更多年輕的參與者,但文學活動畢竟屬于小眾活動。

營員蕭雯穎是慈濟月刊編輯,也是文學愛好者。狹義上而言,她不是佛教徒,而是佛法的欣賞者,參加此次營隊主要是被“文學”吸引。她有創作散文、詩歌的習慣,“寫不好收起來,寫得好才發表”。今次營隊裡,她認為常藻師父主講的“佛教寫作人的文學使命”最讓她印象深刻,也最能緊扣營隊主題,原來佛教文學不需要把“佛”生搬硬套進文章裡,而且寫作人應該抱持開放、關懷的寫作態度。

劉欣盈在博大就讀大眾傳播三年級,是不折不扣的文學愛好者,平時就喜歡寫散文、投投稿。過去她曾修習馬華文學一課,對馬華文學很有興趣,因此這次一看見講師陣容就馬上被吸引過來。她最喜歡張吉安主講的“口傳文學與採集方式”,因她日后想投身媒體界,吉安的心得與建議讓她獲益良多。

沈薇利從古晉遠道而來,一方面是衝著重量級的講師陣容,一方面也是自己一直忙于應付工作,想找個機會為心靈來趟洗滌。她特別喜歡許裕全的“好散文,如何寫”以及常藻師父的演講,前者以深入淺出方式介紹散文寫作,而且相當具體,“好像怎麼寫他會給零分,怎麼寫又會給五十分或七十分,這對入門來說很有用”;而常藻師父則是講演內容鋪墊得十分好,讓人印象深刻。

■工委與講師合照,左起馬佛青霹靂州聯委會主席楊添順、吳青松、呂育陶、劉育龍、張吉安、許裕全、沈明信、鄭子翔。
■工委與講師合照,左起馬佛青霹靂州聯委會主席楊添順、吳青松、呂育陶、劉育龍、張吉安、許裕全、沈明信、鄭子翔。

■全體營員與講師合照。
■全體營員與講師合照。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