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瞭解文化珍惜盤中餐 家長帶孩子下田插秧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北馬頭條】瞭解文化珍惜盤中餐 家長帶孩子下田插秧

大人帶著小孩,向他們介紹稻秧。
大人帶著小孩,向他們介紹稻秧。

吉打稻地節
(日得拉30日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為了讓孩子了解吉打州的種稻文化及珍惜盤中餐,百名家長今早帶著孩子參與吉打州稻地節2016年,讓他們體驗下田插秧之余,也能一睹古代插秧法、稻地舞蹈。

值得一提是,這些參與者中,有一名家長為了讓兒女能參與此次活動,不惜孩子“翹了”一堂補習課。

領養稻地



上述體驗下田插秧活動,是“吉打稻地節2016年”其中一項“領養稻地”計劃,由主辦當局提供10塊稻田地段,供約500人報名領養,並在耗時4個多月體驗“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經歷。

上述地段,位于“日得拉王泉興米較”附近稻田,是主辦當局向田主租賃稻田地段,讓參與者領養,並以傳統方式種稻和收割稻米。

這場難得讓現代人體驗田園生活的活動,不只吸引吉打人參與,也有檳城民眾也特地到亞羅士打參與下田插秧。

家長黃寶來(45歲,自由業)說,他今日讓孩子翹了一堂補習班,來參與此次活動。

“現在的孩子已不了解種稻過程,帶他們來參與稻地節,可增長他們的知識。”

他說,雖然亞羅士打有稻米博物館,但這類真實上演的古代插秧法、稻地舞蹈卻不是時常可看到。”

“我只是較為遺憾,看不到太多吉打州的藝術家。”

他指出,一些學校,也應攜帶學生,前來參與稻地節,體驗一個不一樣的課外活動。

來自檳城的馮佩佩(35歲,家庭主婦)說,她是在看到網上,朋友圈內轉發此節目,才曉得有此活動。

“稻地節是吉打州特有的活動,也覺得此活動很特別。”

耗資6萬設稻地厝

主辦單位耗資約6萬令吉,設立一個結合了現代與本土的稻地厝,內部除了展出稻穀轉變成白米步驟,更以藝術形態,讓人感受稻米豐收的氛圍。

稻地厝設計師鄭宇能說,由于該稻地厝暫時在米較廠內,直到活動結束,因此為了環保,他們採用了貨櫃箱,作為稻地厝。

他說,該貨櫃箱結合了現代與本土,內部有展示出稻穀變成白米的過程,更會置放配合稻地節的藝術展覽。

“稻地厝有一個瞭望台,可讓民眾近距離接觸稻田。”

他指出,他們使用了約1個月時間,來設立稻地厝,包括在吉隆坡完成貨櫃的改裝后,再使用羅厘運載貨櫃箱來到吉打。”

他說,一些竹子的裝飾無法在吉隆坡完成,因此他們必須來到日得拉后,才可繼續完成稻地厝。

全馬半數白米源自吉打

全馬百分之45至50的人民,每天所吃的米飯,都是源自吉打這一大片米倉!

大會副主席陳燕翔希望,能通過稻地節一系列的活動,把吉打獨有的稻地文化和藝術記錄和呈獻出來,普及教育并將之發揚傳承。

他指出,在這米鄉的土地上,從早期的傳統農耕,發展到今日科技農耕,但稻地歷史,一直在發展,同時也一直在流失。

“在稻地節的一系列活動中,有以貨框、竹子為主題,充滿濃郁在地稻香味的‘稻地厝’,內有擺放著許多早期的農耕工具和資料,包括華裔、巫裔、暹羅裔的稻地文化,以及稻地的畫展。”

他希望,民眾可走進稻地厝,讓大家重新回吉打州稻田文化,讓年輕一代及小朋友,了解農夫“鋤禾日當午”的渾汗生活。

盼能推廣文化及旅業

希望吉打州稻地節2016年,能推廣吉打州的文化及旅遊業!

15歲的黃惠淋(學生)說,此交活動讓她感到很新奇,而她在活動上可看到有別以往的潮流舞蹈,反之是較為鄉村淳樸的文化舞蹈。

另一名參與者王彬(26歲,待業)認為,吉打州難得有次活動,感到非常特別,因此決定前來參加,

她說,本身也很期待週日(1日)的百人插秧活動。

稻地舞龍廿四節令鼓表演

吉打州稻地節2016年將于週日(1日)正式開幕,屆時會有128名藝術家、學生及民眾,表演插秧演季。

吉打稻地節總策劃張吉安指出,週日會有更多精彩的活動及藝術表演,而人人人鼓劇團也會首次,為觀眾帶來稻田上的廿四節令鼓。

“世界舞獅冠軍吉打弘德體育會龍獅團也為稻地節,設計了一套配合稻地節的舞龍節目,名為‘稻地舞龍祈甘露’。”

他指出,該活動也特別開發了10個小田地,讓大家可領養稻地,親自插秧。

他說,該計劃主要是提供給學校,目前已有9所學校參與領養稻地計劃,如反應踴躍,他們還會考慮增加稻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