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開拓戶外教學全新旅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習現場‧開拓戶外教學全新旅程

把購買禮物的收據收集起來,黏在學習單上。收集、整理收據是做賬人員必須完成的工作之一。
把購買禮物的收據收集起來,黏在學習單上。收集、整理收據是做賬人員必須完成的工作之一。

報導:方俊心
攝影:連國強



戶外教學的面貌十分多元,從以前的一日游、參觀,到今天的走訪、勘察。這幾年,戶外教學活動正以實驗面貌時興起來,嘗試彌補單向灌輸式教學法的不足……

學習可以發生在教室的疆界之外,至少二十年前,我們已經懂得這道理。學校舉辦動物園、科學館、博物館一日游,帶孩子到工廠參觀、到慈善機構當義工,走出教室,外面的世界廣闊無垠,等著孩子去觀察和發現。

這幾年,國內學校舉辦的戶外教學慢慢走向多元,以往我們對它的印象僅停留在“參觀”、“學習課本裡所沒教的課外知識”,如今的戶外教學,也以跟課本“相輔相成”的形態發生。

上兩週,波德申中華中學高一商科班進行了一場“商業學與簿記”的戶外教學,五位老師帶著118個學生,到雙威金字塔購物中心,在三個半小時裡,完成了兩份學習單。這是該校商科組老師第一次策劃戶外教學,“開荒”特質讓活動擁有了彈性空間與趣味,在獨中繁忙的上課日子裡,不失為一趟兼收學習與放鬆功能的行程。



學習分配金錢與時間

早上10時40分,雙威金字塔購物中心才開門營業沒多久,波德申中華中學的高一忠、高一信(商科)與高一仁班級的學生,已在中心裡分組活動了。

他們身穿班服和牛仔褲,手執老師分發的學習單,以四至六人為一組。活動限定他們在三個半小時裡完成三件事:一份商業學科目的學習單,上有八道題目;一份簿記科目的學習單,題目只有一道;解決午餐。

聽起來簡單,實際進行卻談不上容易。要完成第一份作業,學生除了必須具備“零售業”基礎知識,也得迅速走訪至少16個店家,才能獲得他們要的答案。第二份學習單,老師要求每組以一人15令吉的預算,購買一份雙親節禮物給家長,並把這些消費以正確的方式,記錄在賬簿裡。做賬姑且是挑戰,在此高消費的購物中心,以此預算買禮物,也很考驗學生的觀察與判斷能力。

由于時間有限,這場活動關係到他們的作業分,以及可以為自己掙得多少時間,在完成任務之后,得以閒逛一下,無怪乎老師一宣布開始,學生們在一分鐘內就消失在集合大廳裡。

學生分頭行事,用他們認為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作業。
學生分頭行事,用他們認為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作業。

各組進程各有異趣

我們在手扶梯旁發現第一組學生時,他們正杵在那裡,像沒什麼頭緒,呆看著學習單上的問題。幾秒后,他們似乎想起了什麼,下了手扶梯,細細研究館內平面導覽圖。接著,他們的手指開始迅速在導覽圖上游移,尋找學習單上要求他們瀏覽的店面,另有一位組員,站在一邊努力滑手機,搜尋這些店面的產品資訊。

第二組學生,碰見她們時只有兩人,她們正坐在店前的長凳上,等著其他組員來跟她們會合。原來這組學生採取分頭行事的方式,大家到不同樓層去尋找學習單上要求的店面,找到了就聯絡大家集合,以加速完成作業的時間。

第三組學生最令人莞爾,他們完成學習單后,組員就作鳥獸散,剩下的兩位學生發現,原來他們漏了學習單還有另外一頁,有六道題目在那裡等著,還沒有完成。

第四組學生被我們遇見時,其中一位組員正坐在長凳上,攤開課本,搖著筆桿,“因為我們怕不夠時間……”

大約中午十二點,我們碰到了另外兩組學生,表現相當淡定,一組已完成作業,正準備去吃午餐,另一組還剩下最后一道題目,只要完成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期間有一位組員問:“我們等一下要吃什麼?”另一位回答:“現在不要講‘吃’,做完才講。”

書上知識得活用

知識如果沒有跟個人生活起作用,那知識終究是停頓在紙上,屬于抽象層次。此次戶外教學,策劃老師最大的用意,便是讓學生超越抽象,懂得學以致用。

商業學老師謝貴香和簿記老師鄭邲珊是此次活動的總負責老師,謝貴香老師說:“商業學平時只是講理論,學生可能不太明白,也很難想像。這次剛好講到‘零售’,波德申的孩子平時沒什麼機會來到這樣大型的商場接觸這些零售商,所以這次才舉辦了這樣的活動。”

因適逢雙親節,老師們就想到把活動和感恩的道德價值觀結合,要求學生選購禮物給家長,並把是筆消費,以做賬方式記錄起來。平日學生答題,題目都從書上來,這次是直接從生活中擷取,比起先前,更像是一場實戰經驗。

“我時常跟學生說,今天(我們)學的東西不是百分百會在商場上用到,但你不能夠說它不會用到。”說話的是波中商科主任,蘇進安老師。

學生認真查看購物中心平面導覽圖,希望能盡快找到學習單上要求的店面。
學生認真查看購物中心平面導覽圖,希望能盡快找到學習單上要求的店面。

漫長籌備只為三小時

第一次舉辦戶外教學,缺乏可依據的理論、方法指引,也沒有經驗。謝貴香老師只能向全國獨中商業學老師的交流群組取經。砂拉越有一位商業學老師曾進行過類似活動,並且把自己的經驗張貼到網路上,謝貴香老師就參考他的心得,擬了這有史以來的第一堂戶外教學。

要帶這麼多學生出門,這些學生又正值最蹦蹦跳跳、精力旺盛的年紀,確保他們安全出門、抵達,成了老師最大的壓力。教育局規定,老師帶學生越州須得向教育局申請,加上校方也必須給家長簽署同意書,因此在準備工作上,繁瑣的文書工作絕對少不了。

勘察活動地點是另一項工作,這次地點選定雪蘭莪,謝貴香老師和鄭邲珊老師都是趁先前帶隊參賽的空檔,到購物中心勘察場地。雖然網絡允許她們事先查詢資料,但擔心網絡資訊沒及時更新,兩位老師還是特地跑了這一趟。

另外還安排了交通、收費等瑣碎工作,老師們也都得另外安排時間一一完成。一趟三個半小時 的戶外教學,老師們的籌備工作就花了將近兩個月。

教學新寶庫待發掘

下午兩點,學生回到中心大廳入口處,準備回家。除了學習單,他們手上也拿著給父母的禮物,“15令吉買不到什麼東西,”學生黃珮雁說。另一位學生龍子康也有同感,“東西很貴,很難買東西。”

那麼,除了發現物價高漲,他們還有什麼心得嗎?

“我覺得是促進了朋友間的感情,因為我們是住宿生,平時沒什麼機會一起出去。”楊孟晃說。

蘇進安老師表示,這次戶外教學成效如何,還待回校后,看了學生的學習單才能回答。“我們也盡量不把活動設計得太約束,三個半小時,他們可自己安排,怎麼分配時間,他們自己決定。我覺得這也是培養他們的責任心。”

帶隊班導師陳湘霓有不一樣的發現。平時在班上看起來無精打采的學生,在這次活動裡展現了他們的熱衷參與、有領導能力的一面。另一位帶隊老師謝燕燕也想到了同樣的事,“對于后段班的學生而言,平時上課太正式了,他們很難坐定。反而來到這裡,他們會主動發問,這樣的學習方式可能比較適合他們。”

看來,戶外教學的進行方式與成效,像一個寶庫,等待大家研究與發掘!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