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卿:還沒刺到肉
蔡愛卿(北馬專題主任)
其實,好多東西在消費稅落實之前就已經起了價。例如,我常買的一款罐頭磨菇本來是2令吉30仙,到了3月份我就發現售價調整到3令吉了。驚人漲幅教我卻步,不再購買此款罐頭。據了解因為廠商調了價,零售價也不得不調整。
4月之后,報章上、社交媒體上最多的聲音,就是哪些東西又漲了價。這個漲價不是因為消費稅,而是不知道甚么原因(大家都猜測就是因為奸商趁機多賺),通通很有默契地與政府消費稅一起來刮民眾的錢。
在物價面前,我們都是砧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繳稅當然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但如果繳稅給一個胡亂花錢,造成國家負上巨額債務的政府,我們心裡怨氣是很重的。稅不能不繳,卻可以選擇買哪些東西。
我們生在一個自由的商業社會,除非涉及隱瞞欺詐,否則一切交易都是明碼標價,你情我願的。如果覺得太貴,不值,大可以不買,或者買少一些,只買夠用的分量就好。如果真正精明消費起來,我們會發現自己需要的其實很少。
邊喊貴邊買
我認為,應付無理漲價的商家,最好的方法就是拒絕再光顧。不久前我在浮羅池滑巴剎外,曾光顧一個賣娘惹菜的小販,我買了一份野菜飯、魚肚和一塊切得薄薄的炸魚肉,結果付錢時我發現那是我買過最貴的一頓飯,路邊攤小販卻敢收取高級餐廳的價格,最后連食物味道也無法說服我,從此列入我的黑名單。這樣的小販,我們該祝他早日倒閉。
如果一邊罵一邊還光顧,只是鼓勵無理漲價行為吧了!被你罵的商家不會少了一根毛,還繼續袋袋平安。如果一邊說貴一邊還繼續買,甚至買得更多,那只說明針還沒刺到肉,你也別埋怨東西貴了!
生在一個自由的商業社會,除非涉及隱瞞欺詐,否則一切交易都是明碼標價,你情我願的。覺得太貴大可以不買,或者買少一些,只買夠用的分量就好。如果真正精明消費起來,我們會發現自己需要的其實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