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雲:清理從“上游”開始 轉念助解決情緒問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許瑞雲:清理從“上游”開始 轉念助解決情緒問題

 ■購買許瑞雲的書籍后,讀者能向其索取親筆簽名。

■購買許瑞雲的書籍后,讀者能向其索取親筆簽名。

(沙登5日訊)哈佛醫師許瑞雲認為,人體好比河流,要清理河流必須從中游或上游開始,從中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



她說,其中一名病患的腦海裡只有不滿,其實都是自己的想法在“搞鬼”,要解決問題就是先改變自己想法。

“人體如河流,先從下游處理,無法根治問題,因為上流沒被解決,最后還是氾濫成災。”

她昨日在第8屆《閱讀大馬》書展上,“轉念-與自己和解”講座會上,這么指出。



該活動由MINES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報》和大馬全國校長職工總會為支持單位。

面對問題無需生氣

許瑞雲坦言,一些病患無需特別開藥也能痊癒,前提是願拿掉過去的想法。

她續稱,人體也是個訊息能量場,面對問題時有許多選擇,無需用生氣來回應。

“我們遇上刺激,就會做出選擇,之后就會產生反應。”

建議面對衝突的聽眾,能暫停一會,勿以反射式的反應應對,並嘗試站在對方的立場。

只能存款不能提款
伴侶關係如“愛的銀行”

許瑞雲形容伴侶之間的關係如“愛的銀行”,所以該戶頭只能存款而不能提款。

她說,存款的行動有無私付出、常感恩另一半、多稱讚,而批判、計較、抱著理所當然的想法等行為都是提款的做法。

“戶頭存款變為赤字后就破產,即是婚姻的終點。”

她指出,女性到職場上班或許需保持陽性特質,但回到家后應轉換成陰性,這樣才能和丈夫陰陽協調。

責罵體罰關係差
親子溝通掌握秘訣

許瑞雲直言,華裔父母很注重孩子成績,當孩子考試表現欠佳時,必須掌握與孩子的溝通秘訣。

她說,面對上述問題時,父母一般會責罵、諷刺、命令、體罰、抱怨、比較等。

她認為,體罰只是短暫性的方法,這還會造成孩子因害怕而不敢向父母坦白,最后形成欺騙。

“親子關係欠佳,也是台灣近年許多孩子殺死父母的原因之一。”

許瑞雲說,很多時候父母應讓孩子懂得,所做的有鏈接性,並讓對方認同和道出本身感受。

“當孩子會考結束垂頭喪氣回家,父母應率先關心,畢竟孩子比考試重要。”

她說,父母在孩子熱戀期時批評其對象,只會讓孩子一直設法找出另一半的優點,進而忘了缺點,會把孩子推向火坑。

她認為,父母可以緩和氣氛,向孩子道出想法,並指明僅讓對方參考以做觀察。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