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緯楊:潰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蔡緯楊:潰瘍

麻坡辦事處記者



無論大病或小病,必定要急時求醫,才能解決病根。

這半年來,筆者深深體會到以上這句話的道理,只因去年10月間出差工作,途經中國雲南時被一只小蟲用力叮上一口后,膚質便開始改變,凡有蚊蟲叮咬或不小心弄傷,傷口就會開始擴散甚至潰爛。

當時,由于只是一只小蟲,筆者也就不以為意,沒有將事情放在心上,直至本周傷口開始疼痛難忍,晚間甚至痛到無法入眠,才驚覺事態嚴重。



皮膚病的處理態度就好比人與人的相處,剛開始出現小問題沒有正視、全力解決,后果恐會不堪設想;皮膚最表皮壞死脫落造成的損傷稱為潰瘍,若人與人走到如皮膚潰瘍的地步,相信關係已到無法挽回地步。

我們一生中總是會遇到不同個性的人,與之相處就要如中國人倡導的以柔克剛、內圓外方與面面俱到,任誰都皆不能輕易做到一百分,可是我們仍要做到六十分以上,才能創造出良好人際關係。

皮膚病痊癒了仍會留下痂,人與人相處一旦產生磨擦、意見相佐時又何曾不是?我們要接受別人與我們的不一樣,試著諒解、了解,如此無論是朋友、情侶或同事關係才能長久,得以維持下去。

只怕皮膚潰爛后,患者仍自我感覺良好,不認為是大病症,繼續佯裝著維持外人眼中的良好人際關係。

做人應有錯就改,而非堅持己見,一味不認錯。

讀者讀到這篇“噁心”的文章時,筆者可能已在醫院留醫,唯我盼大家從這一刻開始,不要輕易讓一段關係變成潰瘍,身體不適就要醫,心裡不爽就要講,不要把自己身體或心理的傷當兒戲。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