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蘿夏:入微──一本書4部電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亞蘿夏:入微──一本書4部電影

經典電影不時重拍,不經思索就想到美國的《郵差總按兩次鈴》、英國的《傲慢與偏見》、中港台的《紅樓夢》、日本的《伊豆舞孃》。



有時重拍的電影更是同一演員主演,好像日本經典電影《楢山節考》,兩次都由田中絹代主演。但三次重拍電影的女主角都同一人,就只有中文電影裡的長青樹李麗華女士了。這部電影是張恨水原著《啼笑因緣》改編的電影《啼笑姻緣》,由中國拍到香港,歲月流轉,影響不到李麗華三次擔綱女主角,以事實證明自己是如假包換的長青樹。

三次重拍女主角是同一人,絕對榮耀,可納入世界紀錄。

還有一個世界紀錄,三次重拍同一小說的故事,都沒有用回原名,看電影的人應該是比看書的人多,令不少人都以為張恨水的原著就是《啼笑姻緣》。至今如果寫稿提起這本書,都還是小心在稿上寫一個眉按:“啼笑因緣”是對的。也因為“姻緣”兩個字太膾炙人口了。



需要更正一點,三次是指李麗華主演的,其實這部書拍過四部電影,都沒有用回原名。李麗華前兩次拍的是叫《啼笑姻緣》,第三次重拍是叫《京華春夢》,是與電懋的《故都春夢》(宣傳時也叫《啼笑姻緣》)搶拍。《故都春夢》其實開拍在先,誰知邵氏搶拍搶先推出,它成了最後一部。竟然成了現代另類龜兔賽跑的寓言,先走一步未必是最先到終點者。

電懋那時吃了個啞吧虧,只好以精雕細琢慢工細貨自詡,只是最後的公眾論定:它不如邵氏雜牌軍(眾多)導演一個星期搶拍的那部,北平天橋風味就勝多了。而且這等於是導演比功夫,大家都不想被比下去。

李麗華第三次重拍的《京華春夢》,得了台灣金馬獎影后,電懋這部《故都春夢》只能說是生不逢辰了,到台灣參加亞洲影展,竟然只得了最佳男女配角獎,就是王引與林翠。電懋抗議:林翠是女主角之一,不是配角,要把獎項退回,誰知一場飛機失事,陸氏與多人罹難。

《故都春夢》上映時,宣傳完全不提“本片榮獲亞洲影展最佳男女配角獎”。

好好的《啼笑因緣》為何被改名?至今不明,也不知是因為政治敏感,還是省版權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