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縱貫線.樸素才是它的本色 老街屋其實不好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北馬縱貫線.樸素才是它的本色 老街屋其實不好色

■陳耀威講解1960年代之前喬治市老屋的6大基本色彩。
■陳耀威講解1960年代之前喬治市老屋的6大基本色彩。
位于瓊花路的這排老屋,是修復后變黑白風格的其中一個例子。(陳耀威提供)
位于瓊花路的這排老屋,是修復后變黑白風格的其中一個例子。(陳耀威提供)

報導:蔡愛卿
走在今日的喬治市街頭,那一間間映入眼簾的老街屋,有許多都已坡上了新的外觀色彩,尤其是經過修復的街屋,不但煥然一新,一些甚至五彩繽紛。許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傳統街屋的外觀只有6種色彩,而且這些色彩都非常樸素。



多年來關注檳城古跡保獲的建築師陳耀威,在進行街屋修復工程時,都會盡量說服屋主為屋子粉刷上原來的色彩。根據他所做的資料搜集,1960年代之前,檳城的街屋主要只有6種顏色,即白色、淺靛藍、土黃、蛋白石綠、畫假磚以及洗石子,另外還有少數的淺粉紅。這些顏色的街屋形成早年城市面貌。

他受訪時說,早年的老屋絕對不會有鮮艷或者五顏六色的外觀。上述6種主要色彩中,又以白色、淺靛藍以及土黃色最為普遍,而蛋白石綠則是30年代才開始流行。

各年代流行色彩不同



檳城老屋在不同年代裡有著不同風格,分別有早期檳榔嶼式、華南折衷式、早期海峽折衷式、晚期海峽折衷式、藝術裝飾式與早期現代主義式等。在這些不同年代裡的老屋,也有不同的流行色彩。

他舉例,淺靛藍流行于19世紀末。這種色彩顏料本來非常昂貴,后來成功被人工合成后,即成為一種非常便宜的顏料。許多在19世紀末重新粉刷的早期檳榔嶼式老屋,都用了淺靛藍水漆。

他說,湧現于1890至1910年代的早期海峽折衷式老屋,則非常流行使用土黃色彩。土黃色痕跡目前普遍可見于喬治市老屋,但由于年代久遠而退色,許多人誤以為那是米色或奶油色。

他說,許多老屋都粉刷過多次,要找出它最初粉刷的色彩,工人必須一層層刮下牆面上的灰水漆層。有些老屋的水漆層甚至多達十多二十層。

早年的顏料選擇少,因此老屋的色彩也就來去那幾樣。陳耀威認為,既然是修復老屋,就應該恢復老屋原來的色彩,尤其是在喬治市世遺區。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不管是檳城或者全馬各地的老屋,亂油漆現象普遍,老屋的樸素面貌不復在。

被置入黑白別墅元素

陳耀威說,最近喬治市有好幾個老屋修復之后,都披上了黑白色調的新外衣。這種色彩風格並非喬治市街屋傳統,歷史上喬治市從未有過黑白色彩的街屋。

他說,新加坡在30年代曾經出現許多黑白色彩的別墅,黑白別墅成為當時優質建築物的代名詞。他相信,新加坡公司收購檳城老屋后,修復時也將黑白別墅的元素帶到檳城來。

他說,人們也受到油漆公司的宣傳影響,喜歡為老屋刷上鮮艷亮麗的色彩,甚至一些洗石子老屋也被人刷上了色彩。其實洗石子風格建築物根本不該油漆,其模仿花崗石圖案的表層是不會殘舊的。

廣用化學漆老屋難呼吸

陳耀威說,早年老屋使用的灰水漆,都是必須由油漆師傅人工調配,過程比較麻煩。因此在1960年代以后,化學漆在市場上開始普遍,就越來越多人改用一桶桶已調配好的化學漆。

他說,由于地處潮濕地帶,老屋的透氣性非常重要。傳統使用的灰水漆就是一種透氣性很強的塗料。后來油漆公司生產的所謂水漆,含有乳膠成分,以加強油漆的附著力,也使其透氣性遠不如灰水漆。

他說,用在老屋的油漆,越貴問題就越大。如果使用的油漆導致老屋無法“呼吸”,不久后油漆就會開始剝落。

曾經流行于喬治市老屋的6種色彩風格中,其中畫假傳與洗石子風格並非顏色,而是在屋子外牆加一層泥灰塑造的建築風格。畫假磚風格是模仿中國建築的斗砌方式,而模仿花崗石圖案的洗石子風格,流行于1930至1960年代的藝術裝飾式建築物,目前在喬治市仍有許多洗石子風格老屋。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