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吹西北風漁民少出海 漁穫銳減漲價20%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佛頭條】吹西北風漁民少出海 漁穫銳減漲價20%

巴剎魚類產減少許多。
巴剎魚類產減少許多。

報導:劉美嬌
(麻坡21日訊)近日吹起西北風,加上開齋佳節時期,漁民減少出海作業,導致漁獲歉收,價格猛漲約20%!



由于漁獲量銳減,許多本地魚類,如紅魚、紅皂魚、馬鮫魚等的產量銳減,巴剎小販等不到貨,消費者則買不到新鮮魚肉,繞走一圈巴剎后,往往空手而歸。

許多消費者向《中國報》申訴,過去一兩週走訪巴剎時,幾乎不見本地鮮美魚類的“蹤跡”,小販售賣的魚產以進口冷凍魚,或淡水魚佔大多數。

太貴消費者寧不買



他們說,儘管“難得一遇”各種鮮魚,卻被其高昂的價格嚇退,寧可選擇不吃,或以其他價格較便宜的進口魚或蝦類取代。

據觀察,在大馬路巴剎,逾10個檔位所擺售的魚量有限,僅有一兩個檔位有提供本地鮮魚選擇。

小販坦承,自開齋節時期開始,本地魚量供應大減,最近一星期更是嚴重缺貨。

基于魚穫減少,各種廣受消費者歡迎的魚類,尤其馬鮫魚(每公斤約36令吉)、紅皂魚(每公斤約45令吉)、紅魚(每公斤約40令吉)的價格隨之飆升,平均漲幅超過20%。

一些魚類價格太高,加上行情不佳,小販顧及這所能賺取的利潤並不多,加上消費者必定抗拒貴魚的情況下,唯有暫時僅售賣進口魚或其它海產。

他們提及,在巴冬一帶仍可買到新鮮的本地魚,但價格更高。

他們希望未來幾天海水高漲時,漁民能出海捕魚及帶來大量漁獲,唯一切須視風勢情狀。

魚肉食材業者生意受影響

漁獲減少,造成以魚肉為主要食材的熟食業者生意受影響。

售賣魚粥及面類的小販蔡秀雲(62歲)披露,她每天都會到巴剎購買新鮮馬鮫魚,以準備食材和做生意。

她說,過去一週走訪巴剎時發現,馬鮫魚價格節節上升,從每公斤23令吉,飆漲至目前32令吉。

蔡氏為了維持生計,唯有每天提前向魚販預訂魚肉,但后者僅能保留少許給她。

她指出,平時一日須準備10余公斤魚肉,但她平均每天只能買到約7公斤魚肉,且為了保持生意,不能減放材料,而是選擇魚料用完后提早收檔。

她說,去年至今沒碰見這種情況,希望魚穫減少只是短暫性的問題,否則對以魚肉為主要食材的小販,包括烏達業者將造成影響。

鮮魚難訂
★查利(52歲,魚販)

相信是風勢強大關係,最近許多漁夫減少出海捕魚,導致魚產數量大減,小販不僅被迫以高價進貨,且不是天天能訂到鮮魚。

我們不能單單買冷凍魚,須給顧客更多選擇,但大部分消費者都嫌最近魚太貴,唯有少買。

貴來貴賣
★郭亮(51歲,魚販)

最近魚貨很少,價格飆漲,小販唯有貴來貴賣,但消費者通常不買昂貴的魚,小販又不能把售價調太高,僅能賺取極少利潤。

面對各種魚類產量銳減,消費者多選擇購買甘榜魚或其他海產,如鮮蝦。

選擇少買
★蔡志予 (68歲,自僱人士)

最近巴剎的魚穫減少許多,但價格卻不斷上升,其中馬鮫魚1公斤叫價近40令吉,實在叫消費者買不下手。

個人喜歡吃魚,雖然本地魚很貴,但它特別新鮮,會選擇買少量,或吃其它較便宜的魚。

魚穫太少
★蘇理新(58歲,小販)

以往會拜託小販把新鮮的本地魚留給我,但最近后者告知魚穫太少,許久沒購買好吃又新鮮的馬鮫魚或紅皂魚等。

我有空時還是會到巴剎走走,發現大部分小販售賣的都是進口冷凍魚,這類魚產則比較便宜,至于蝦類,則價格保持。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