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事頭條】沒買氣,怎麼營生? 商家挨不過‧2樓近空置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大城事頭條】沒買氣,怎麼營生? 商家挨不過‧2樓近空置

廣場2樓只有靠近電梯的店舖成功出租。
廣場2樓只有靠近電梯的店舖成功出租。

報導:林雁芳
地點:流古路加影綜合巴士總站
(加影28日訊)消費稅落實后,讓多年來慘淡經營的流古路(Jalan Reko)加影綜合巴士總站廣場雪上加霜,許多商家挨不過難關,租店不到6個月即倒閉!



啟用近20年的加影綜合巴士總站(Pusat Hentian Kajang)設有3樓,1樓主要是巴士售票櫃檯、小型餐館和服飾店,2樓則是一些文具店、郵政局、保險公司等,3樓則設有許多政府單位或機構,也是人潮最多的樓層。

設在大廈內的政府單位或機構的加影分局,包括移民局、內陸稅收局、反毒機構、環境局、國民登記局、郵政局及社會福利局等,照理說必有人潮,商家生意不錯,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政府單位辦公才有人潮



本報走訪該廣場發現,大多數商家都是巫裔,華裔商販只有區區數人;3樓層分別有60間、65間及50間店舖,除了2樓近80%是空置單位,1樓和3樓大多數店舖已出租。

受訪的商家指出,生意主要靠政府單位或機構有服務的日子,即週一至週五的上班時段,週末和公共假期整個廣場就關閉,只有1樓的巴士售票櫃檯繼續營業。

商家指出,營業時間不長及消費稅造成市場淡靜,讓他們快熬不過去,也有許多商家維持不到6個月即倒閉。

也有商家形容消費者目前的消費形態稱,巫裔消費者目前買東西只買一、兩樣,像以前的華裔消費者,現在的華裔消費者則干脆不買。

商家說,廣場以前提供免費泊車,現在每次泊車收費3令吉,許多駕駛人士把車泊在樓下商業區,但不會待太久,辦完事便匆匆離開。

付4倍錢移民局外租空地

巴士總站內的店舖租金,越靠近人潮多的政府機構越“值錢”!

據本報了解,最多人潮的政府機構非移民局莫屬,商家腦筋也動得快,放棄租店舖,反相中移民局外面的空地,租用來擺攤。

當地一名華裔商家劉德華,以每月3000令吉租用移民局外的空地,擺賣玩具、雜貨及運動器材等,其租金比2樓的店舖單位租金高近4倍。

據了解,2樓店舖租金介于600至800令吉,人潮較多的3樓店舖租金介于1200至1500令吉。

更易吸引顧客

★雜貨攤商家劉德華(55歲)

來這里的人很少消費,只到政府機構辦理事務就離開,加上移民局越來越多,分散人潮且行情不好,出國旅遊的民眾也減少。

一般長途巴士乘客也不會上樓消費或血拼,最多是在一樓用餐就離開。

我從1999年開始在這里營業,租用移民局外面的空地做生意,每月租金3000令吉雖然貴,但較容易吸引顧客,所以不選擇租店。

現在華人很少要消費,馬來人也縮減開銷,消費習慣改變。

就快支持不住

★文具店商家法麗達(60歲)

我從2002年開始在這里營業,當年租金只是350令吉,現在每月800令吉,還要加消費稅,租金越來越高,我都快支持不住,有考慮搬遷到其他地方做生意。

只有政府機構有服務的日子,我才做到一點生意,有些商店做不到6個月就倒閉。

這里3年前開始收泊車費,民眾更不想進來。

一天賺不到100

★松餅店員工SYED(37歲)

我的店設在3樓,租金比較貴,要1200令吉,加上水電費每月需要2500令吉。

生意要靠移民局的人潮,一周前移民局系統故障,我的生意也少了一半,有時一天的生意額不到100令吉。

要求市會落實計劃
發展商盼火車駕到

加影綜合巴士總站發展商拿督高開華受詢時,希望加影市議會做些努力,包括落實在巴士總站前面興建電動火車計劃,打造巴士總站,成為民眾選擇的綜合交通總站。

他說,地方政府曾建議在巴士總站前面,增建新的電動火車站,但至今沒有下文。

他認為,若能在巴士總站前面興建電動火車站,可為民眾帶來更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統。

他說,該巴士總站也希望日后吸引銀行進駐,以便帶動整個總站,包括總站旁的商業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