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誠:加油,本地大學!
剛公佈的QS大學排行榜,我國上榜的大學大致上在排名方面都有進步。馬大繼續傲視群雄,進步了13名,排在133名,成為大馬排名最好的大學。而進步最大的,莫過于連跳61級的博大,以第270名成為了我國排名第二的大學。
QS大學排行榜所使用的積分方法涵蓋了一所成功大學的各個方面,當中包括國際學生比率、文獻引用、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國際學系和師生比率。雖然這排行榜並不完美,也無法把地緣因素計算在內,但無可否認,它還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大學排行榜。每年宣布成績時,更讓人感覺其就是高教版的奧斯卡獎一樣。
以往,除了在某些學系有望有所突破外,大馬私人大學往往在這排行榜上都只能望塵莫及。主要原因皆因其規模以及資金來源都很難與公共大學相比,與國外大學比起來更是小巫見大巫。今年的另一個驚喜,就是首見私人大學上榜。國油大學所帶來的突破,可謂證明了私人大學如果管理達標,一樣有機會獲得肯定。如果未來要有更多突破,政府應與私人界合作,確保后者能持續性地投資高教領域,而不只是把它看成一個生財工具。
雖然排名有所進步,但馬大管理層仍然對其在國際化以及招生方面的停滯不前感到擔憂。
轉型邁向自給自足
財政短缺被馬大視為最大的阻力。去年大砍的高教預算,在今年已經看到不堪的后果。在經濟不景氣情況下,今年的高教撥款估計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倘若就因為這樣,抹殺了一眾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與堅持,實在很可惜,也是在邁向先進國的大馬不可被接受的事。
若要走出這個困境,本地大學除了依賴政府資助,也應該開始轉型,邁向自給自足。雖然這對每年都是天文數字預算的大學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如果能夠做到財政獨立,那么就可以在制定大學方針上有更大的說話權。這對推動大學發展,以及改善其國際排名肯定有很大的幫助。可探討的方案包括社會企業模式,與私人界合作,開拓大學品牌,引進替代資金來源等等。但無論什么方法,都不可以成為削弱大學營運素質的理由。這絕對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但卻是確保大學的未來獲得保證的必經之道。
今年的排名也讓我們看到,大馬高教界已經不再是馬大、理大、國大獨霸了。博大以及大馬科技大學的排名今年更是超越了理大和國大。排在她們后面的大學排名大致上也都有進步。高教部制定未來政策時,應該同時注重大馬的二三線大學,打造更多的馬大,讓我國高教領域能夠呈現百花齊放的美景,吸引更多人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