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振:馬來西亞的驕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黃治振:馬來西亞的驕傲

普通組記者



幾天前出席AIM中文音樂頒獎典禮,有位歌手講了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他說:“為什么馬來西亞的歌手一定要從外國紅回來,而不可以從馬來西亞紅出去?”

回頭看殘奧會“馬來西亞的驕傲”,那一天國歌在巴西裡約3次奏響,輝煌條紋在地球另一邊3度飄揚,舉國在沒有現場直播下“后知后覺”地歡慶著歷史一刻。

那一刻,站在領獎台上淚流滿面唱著國歌的金牌選手,他們多少年來獨自面對這一切,就連為國爭取榮耀的那一刻,許多大馬人都還在汲汲營營,直到新聞出來后才慢半拍歡呼恭賀。



患有腦麻痺的29歲莫哈末裡祖安在100公尺賽以12秒07衝線,他從小只是個喜歡在園丘奔跑的孩子,直到伯樂遇見其天分,足足跑了12年才跑到今天,被世人看見,被馬來西亞人看見。

26歲的莫哈末茲亞自小患有學習障礙,卻在殘奧鉛球賽擲出世界紀錄,拋物線揮灑的是熱愛生命的洪荒之力,改寫了炒粿條走過來的人生;阿都拉迪夫在男子T20級(智障)跳遠賽,以7公尺60新世界紀錄的成績飛躍時空與青春,他今年才19歲。

承認吧,在這之前我們都不認識他們,直到他們名揚海外摘金的那一霎,我們才意識到在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每一天都在堅韌頑強地拚搏,拼勁全身力氣超越自己,不向命運低頭。

用生命影響生命

殘奧會競技場上,每名選手個別都有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視覺障礙、脊椎神經損傷或學習障礙,他們的堅毅努力不只是給身心障礙者勇敢活下去的力量,更為社會上許多自怨自艾、自暴自棄的人,送上一面借鏡寫照。

比起很多浪費生命的人,他們一點也不殘,他們確確實實叫健兒,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健兒!

不只是要和奧運健兒享有同等的百萬獎金和終身俸祿,更重要是在獎勵背后,這些“馬來西亞的驕傲”更需要同等尊重的關注改觀,媒體亦是,你我亦是。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