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達3公尺.居民習以為常 姓林橋險被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潮水達3公尺.居民習以為常 姓林橋險被淹

姓周橋地勢較高,儘管漲潮,但並未淹到人們的房屋。
姓周橋地勢較高,儘管漲潮,但並未淹到人們的房屋。

海水幾乎淹到橋面,部分橋板被水打濕。
海水幾乎淹到橋面,部分橋板被水打濕。

報導:梁傑華、陳日翔
攝影:梁傑華、陳金榮
(檳城19日訊)碰上大漲潮,姓林橋今日凌晨2時許險些被水淹,潮水一度高達3公尺;不過,這對當地居民來說,實屬“司空見慣”。



《中國報》記者今日凌晨2時到該處視察,發現潮水湧上泊車場地區(陰陽殿前方部分),更一度湧到附近一個拿督公的神龕。

此外,部分地勢較低的橋板,也被潮水打濕,橋面與海面的水平幾乎相同。若潮水再高一些,就會淹沒橋面。

移開車輛



據觀察,不少原本泊在有關泊車場的轎車,都已泊到別處,避免被潮水浸泡。

當地居民林振泰(65歲,退休)受訪時說,每逢初一與十五都會漲潮,而每年農曆三月、六月及九月的潮水,都會漲得特別高,但還不至于太嚴重。

他也說,若碰上大雨、或外國發生颱風現象等,當地的潮水也會漲得比平常高一些。

“今天沒有下雨,潮水漲得程度算‘還好’,平常大漲潮時,海水甚至會湧到外面的海墘馬路。”

此外,橋民洪健華(55歲,導遊)受訪時也說,橋民常年面對漲潮的現象,已經習以為常。

“每逢漲潮期,我們都會移開車輛。”

另外,記者也到姓周橋視察,不過由于該處地勢較高,潮水並未漲得太高。

今晨6時至7時30分,記者分別前往舊關仔角和姓氏橋巡察,姓氏橋潮水已經完全退下,舊關仔角海浪拍打岸邊所濺起的浪花不高。

靠口訣判斷潮來潮去

“初三前十八后”,你懂什么意思嗎?

橋上居民都懂這句話,意即每逢農曆初一與十五漲潮期時,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的潮水會湧上,十八后的潮水就會漸退。

姓林橋居民黃美珍指出,上述“口訣”是老一輩的人流傳下來,他們常年對漲潮與退潮的現象有所觀察,因此得出此口訣。

“以前,出海捕魚的人哪裡會看天氣預報,就是靠口訣判斷浪會不會大,該不該出海捕魚。”

她也說,週三(19日)凌晨已是農曆九月十九,漲潮現象已經開始減緩,二十的時候,海潮就更低了。

“昨天(18日)是十八,加上下雨,潮水漲得特別高。”

1戶淹了2年浪潮擊穿牆

由于地勢較低,潮水淹上姓林橋一戶人家長達兩年,浪潮甚至在他家的牆壁打穿了個洞。

屋主林英春(65歲,退休)受訪時說,由于海水會淹濕地板,他只好用塑料制的地毯,覆蓋著地板,才不會沾濕雙腳。

他也在記者面前掀開地毯,展示地板已經浸濕。

林英春指出,由于房子仍在已故父親的名下,因此向檳島市政廳提出裝修房子的申請時,面對一些問題,導致程序拖慢。

他希望政府盡快批准,讓他維修及提高地板。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