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繡郿:精神內涵重於條框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陳繡郿:精神內涵重於條框

清朝兒童啟蒙讀物《弟子規》近幾年突然大熱,國內不少佛教會、學校等紛紛成立讀經班,遍地開花推廣《弟子規》課程,氣勢大大超越《三字經》、《增廣賢文》等。



豈料,這本讀物大熱之際也引發輿論,反對聲多直斥書內一條條“規誡”,是用完全權威教育來壓抑孩子的獨立思維和思辨能力,要求孩子乖乖聽從“大人”的話,斥之為“封建糟粕”、奴才教育、思想禁錮,甚至有些不逼死它不罷休。

對此,開辦中華經典導讀課程的傅承得老師認為,學習經典不是傳承文化器物,而是探討及學習經典的內涵及精神。

就像中國各朝各代頒布的條條框框,各有各的歷史背景因素及政治需求,回頭看前朝,可能那制度“過時”了,但若細想它產生的因素和意義,或許改變一下形式,還不是能用嗎?



譬如在中國春秋時期孔子那年代,父母逝世,孩子得拋開錦衣玉食,在父母新墳旁搭個草廬,守喪三年才脫孝,它講的是“孝”。守喪三年,是感恩父母在孩子甫出世最脆弱、最需要關愛的那6年,一直抱著哺著疼著的養育之恩。

時至今日,早無“守喪三年”,不過相信在傳統家庭,仍保留如連續3年不歡慶農曆新年、父母忌日全家聚集一堂大事祭拜等做法。那些新新人類可以指它“過時”,但續遵循傳統習俗的長輩,卻是藉此感念緬懷父母恩:父母縱然不在世,但子孫永遠不會遺忘先輩的教誨及養育;更用“身教”讓后輩從中體會孝道精神。

“孝”的精神在后輩心中萌芽生長,通過簡單的祭祖儀式,將孝道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這證明形式是死的,會隨著時代改變,內涵精神是活的,才是我們該思考、了解的精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