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魯卡立Azrul Mohd Khalib : 在美丹花園的一天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阿茲魯卡立Azrul Mohd Khalib : 在美丹花園的一天

早前的某個星期天,我和來自“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單位的幾個朋友,拜訪美丹花園的基督教堂,以示與后者同在及支持他們爭取宗教權益和自由。很榮幸有馬來西亞基督教協會的賀曼神父同行。



這個宗教場所早前見証了一群暴徒叫囂──他們抗議教堂掛上十字架,威迫后者拆下。過后他們也在這里擺姿勢拍照。

我不會為這件事道歉。我強調,這些人雖然自稱為穆斯林的代表,但不能代表我和穆斯林發言。所以我也不會代表他們發言。

不過,我想對各位說:原諒他們吧,因為他們不懂自己在做什么。



他們愚眛、猜疑心重和恐懼,但別怪他們;他們因所住社區出現教堂而感覺受威脅,也別怪他們;他們只是這個社會和國家生病的產物和癥狀。

很多人覺得,目前的情況,稱之為亂象更準確;大家擔憂,大馬各宗教之間的關係好像已經失控;領袖們大談“中庸”和“容忍”,對此卻不聞不問,少有行動。

主流媒體對非主流和極端組織的看法,給了過多的報導;政治人物也需索無度,利用暴力、憎恨、威嚇及排擠來製造恐懼。

如果要有人為這種亂象受責怪,那個人就是我們。社會上出現這種排擠及偏狹行為,我們要負上部分責任或至少有點關係。

被假希望騙了多年

為何這么說?因為是我們自己,長期以來對叫囂,以及充滿憎恨、偏見及種族主義的詞藻的橫行妥協。是我們忍氣吞聲,以致那些偏執和令人恐懼的語言成為社會亂象的部分、大行其道,甚至淹沒了我們的日常行動、生活,甚至政府的施政。

我們以為,只要低頭、為自己和家人找到好的生活、自掃門前雪及不“政治化”,一切就好。

但你我皆知,現實情況並非如此。有一天,這個泡沫會破滅,到時我們必定會受影響,不管我們有多獨善其身。

我們要前進,但罕有听見樂觀、充滿希望及改變的話語,而我們卻是要建立一個相信多元種族、文化和信仰可以共榮共存的社會。

被假希望騙了這么多年后,我們對新的未來、下一代的不同新起點及更具包容性願景的承諾,充滿了懷疑。

無論如何,建國不是由1957年開始並在90年代結束的一次性過程。建國是個長期大業,涉及世世代代,需要每個人的承諾、願景和奉獻。

東姑阿都拉曼、敦善班丹、敦陳禎祿、敦天猛公朱格、敦弗亞史蒂芬及所有建國功臣,開始了建國的工作,今天則由我們繼續進行著。

美丹花園及其他類似事件,不但不是引燃可燃物的火花,反之是讓人民及不同社群更緊密相依的機會。種族主義、偏執行為及偏見是可恥的,過去多年,這樣的事例我們看和聽得多了。

人們常常問我,他們身為老百姓的,應該怎么做?他們自覺,同自詡為民意代表的政治人物、經常遊行抗議不公義事件的公民社會組織,以及大聲憤怒叫囂的非主流團體相比,自己是人微言輕的。

我們必須改變談話的聲調,創造冷靜合理中庸對話的空間,強調接受別人的信仰和看法的重要──可以由家里、鄰里及社群中開始。如果我們無法說服身邊人接受以上需要,就遑論說服其他人了。別干等,我們必須主動去接觸自己和家人身邊的其他信仰者及其他種族人士。

挺身而出才有決定權

領袖們和政治代表們,必須聆聽我們的心聲:

──知道我們拒絕偏執、偏狹以及充滿種族主義、猜疑和恐懼的文化;

──頑固的極端分子,不能代表我們發言;

──沉默的大多數是愛好和平、中庸及擁護多元的人,他們不會再保持沉默,他們要心聲被聽到。

我們要坐言起行,要參與,否則,別人會替我們拿主意,以致產生不是我們所要的結果。只有挺身而出的人,才有決定權。

每個馬來西亞人必須站起來,以義憤填膺的面容來告訴其他人,他們並不孤單,只有如此,他們才會相信大馬可以變得更光明和具包容性,也相信他們是這個未來的一分子。美丹花園風波等事件顯示出,我們做得不夠好,我們太安逸了,只樂見由其他人來行動。不能再這樣了。

我們要站起來,讓其他人和全世界看見,我們是大多數者,並拒絕所有撕裂我們家庭和社會的威脅性行為。

我們對國家和社會有所憧憬,然而,這一切不是綁上蝴蝶結送來的禮物。如果我們不付出努力,休想得到它。

讓我們為馬來西亞書寫新篇章。我們可以書寫新的故事──它不會是很多人口中那種尖叫、嘶吼、具威脅性及憎恨性的語言。且相信我們會有新路,一條和平、包容及和諧的路。

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都是她的子民。我們對她都有義務。

(Azrul Mohd Khalib是大馬社運分子,長期為愛滋病和人權等議題發聲。《仰觀俯察》專欄即起每雙週見報一次。)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