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駐土耳其大使遭槍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俄駐土耳其大使遭槍殺

 ■槍手阿爾滕塔什(右)槍殺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爾洛夫,卡爾洛夫倒地身亡;在場民眾驚慌走避。(法新社)

■槍手阿爾滕塔什(右)槍殺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爾洛夫,卡爾洛夫倒地身亡;在場民眾驚慌走避。(法新社)

(土耳其‧安卡拉20日綜合電)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周一晚,在首都安卡拉一個攝影展上遭站在背后的土耳其警官開槍擊斃,是土耳其境內第一個被行刺身亡的外國大使。



警方周二迅速扣留6個人協助調查。

62歲的卡爾洛夫在坎卡雅區一座展覽廳舉行的《土耳其人眼中的俄羅斯》攝影展上發表講話,演講數分鐘后,一名站在他后面的男子突然向卡爾洛夫連開多槍,有指卡爾洛夫身中11槍。卡爾洛夫當場死亡。

事發時有大批記者在場,直擊整個過程。土耳其NTV電視臺說,另有3人受傷。



槍手為土耳其警察

目擊者說,槍手在后面向卡爾洛夫開槍,卡爾洛夫隨即倒地。槍手命令其他人離開展覽廳,在人們逃命時,他又再開槍。其后警方與槍手駁火,將槍手擊斃。

土耳其內政部長證實,槍手是22歲阿爾滕塔什,過去2年半曾任土耳其鎮暴警察。

安卡拉市長戈克切克說,槍手當天未安排值勤,他同時認為這起攻擊,用意是在破壞土耳其和俄羅斯間改善的關係。

據法新社和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導,曝光的影像可看到槍擊案前不久,一名穿著白襯衫黑西裝,打著領帶的警官,直挺挺站在發表演說的大使背后,似乎是保鏢。

之后的畫面卻顯示,這名警官掏出槍來,對著現場嚇壞的民眾,左手食指指向天,在卡爾洛夫中槍倒地不動時,來回踱步。現場嚇壞的群眾紛紛躲在會場雞尾酒桌后方。

有土耳其記者指,安卡拉的外交人員普遍不擔心人身安全,通常只有美國及以色列大使會帶貼身保鏢出席公眾活動;而卡爾洛夫一般只會帶妻子同行。

對上一次有駐土耳其外交人員遇害,是在1971年。當時一班左翼武裝分子綁架時任以色列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埃爾羅姆,要求土耳其政府釋放在囚的朋友,被拒絕后撕票。

高喊真主偉大
槍手:毋忘敘利亞

槍手阿爾滕塔什用阿拉伯語高喊“真主偉大”,跟著槍殺大使卡爾洛夫。

阿爾滕塔什用槍指向在場其他人士說“不要忘記阿勒頗,不要忘記敘利亞,我們在經歷痛苦,你們也不能好活。”還叫喊:“我們死在阿勒頗,你死在這里!”

他還說:“只有死才能讓我離開這裡。壓迫(阿勒頗)的人將一個接一個死。”

在俄羅斯空襲等的支持下,敘利亞政府軍將阿勒頗的反對派武裝基地團團包圍,反對派連連戰敗。但俄羅斯強撐敘利亞總統巴夏,並動用軍事手段幫其奪回阿勒頗,引起很多土耳其人不滿。

土俄口徑一致指第三方施恐襲

俄羅斯大使卡爾洛夫遭刺殺,令外界擔憂土俄兩國的矛盾一觸即發,引起大戰。不過,土俄領袖事后口徑一致,指第三方施恐襲。

俄總統普汀指斥有人欲阻土俄關係正常化,俄國將站起來與恐怖主義戰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致電普京,親自向他講述事件,並公布兩國將合作調查事件。

普汀斥行為卑鄙

普汀周一晚發表電視講話,指卡爾洛夫遇刺,明顯是有人欲阻礙俄土兩國關係改善和正常化,並阻礙俄國、土耳其及伊朗合力解決敘利亞衝突的和平進程,行為卑鄙。

普汀又指,俄國對此事唯一的回應,就是站起來與恐怖主義戰鬥,他說:“行兇者將會感受得到。”

俄羅斯當局周二已派出一隊18人調查隊伍,前往土耳其協助調查事件。土國內政部長索伊盧揚言,今次事件是“對俄羅斯和土耳其關係的恐襲”,土俄關係不會因此事蒙上陰影。

土耳其、俄羅斯和伊朗原定在12月27日,即下周二在莫斯科舉行會議,討論敘利亞內戰的解決辦法,俄土均公布會議如期舉行,不受行刺一事影響。

《美聯社》記者路過冒死拍攝

卡爾洛夫在眾目睽睽下遭槍殺,《美聯社》記者厄茲比利斯拍下清晰的照片,震驚世界。

厄茲比利斯憶述,他只是因為順路而臨時到現場看看,未料目擊槍手開槍。他又稱,當時自己冒死拍攝,不過是為了完成記者的工作。

厄茲比利斯說,展覽剛巧在他從辦公室離開回家的路上,他於是決定順便到那裏看看。他到場時,卡爾洛夫已開始演說,他趨上前拍攝。厄茲比利斯憶述:“他當時輕聲、懷緬地談及自己的家鄉,是個冷靜及謙虛的人。”

其後卡爾洛夫背後槍聲一響,他在眾人眼前倒地。厄茲比利斯指出,槍手當時開最少8槍,眾人爭相走避。

他說:“我也很害怕,又感到混亂,但到牆壁後護住自己的半邊身,就做我的工作,開始拍攝。”之後他更冒死站前一點拍照,他續稱,當時腦內閃過許多殉職記者的身影:“我當時在想,我就在這處,就算我中槍受傷,甚至死了,我也是個記者,不可以沒拍照片就逃去。”

槍手圖闖美大使館被捕

俄羅斯大使卡爾洛夫在安卡拉遭當眾槍殺后,在不遠處的美國大使館亦傳有槍擊事件,一名中年槍手在美國大使館外開槍后,又圖闖入大使館,被警員拘捕。大使館立即封鎖戒備。

美國大使館,和駐伊斯坦布爾及阿達納的領事館周二全部停止辦公。美國國務院警告美國公民,要避免進入該區域,直至另行通知。

美國大使館距離卡爾洛夫被殺現場約4公里,在卡爾洛夫中槍后約2小時,亦傳有槍擊。美國于今年10月29日已向土耳其發出旅遊警示,指當地的恐襲威脅正不斷加劇。

另外,伊朗也宣佈暫時關閉伊朗在土耳其幾個城市的領事館,包括伊朗駐伊斯坦布爾、特拉布宗和埃爾祖魯姆的領事服務于周二關閉。

各國同聲譴責

俄羅斯大使卡爾洛夫被槍殺,多國同聲譴責。

敘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指,以最強烈的言詞譴責這個懦弱的恐怖主義襲擊行動。又指這卑鄙的罪行再次證實有迫切需要打擊恐怖主義。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說:“我們譴責此暴行,無論是何方所為。我們支持卡爾洛夫大使和他的家人,也為他們祈禱。”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向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致慰問電,表示中方對這種針對外交人員的野蠻恐怖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堅定支持俄方嚴厲打擊恐怖主義的努力和行動,加強反恐合作。

英國外交部長約翰遜亦批評這是懦弱及卑劣的行為。

聯合國安理會周一發表媒體聲明,以最強烈的言辭譴責這一恐怖襲擊,強調必須將襲擊的實施者、組織者、資助者和支持者繩之以法,並重申外交及領事人員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則和駐在國政府的義務。

潘基文周一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向卡爾洛夫的家人及俄羅斯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問,正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希望該事件中的受傷人員早日康復。

近代各國大使遇害美國最多

◆玻利維亞

1976年5月11日,玻利維亞駐法國大使安納亞在巴黎塞納河附近遭槍殺,一個自稱“國際切.格瓦拉縱隊”(International Che Guevara Brigades)的組織坦承犯案。

◆法國

1981年9月4日,法國駐黎巴嫩大使德拉馬爾,在貝魯特自己的車上遭槍殺。敘利亞疑為幕後黑手,原因可能是法國在黎巴嫩內戰中的外交角色。

1993年1月28日,法國駐當時扎伊爾(現已改為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伯納德,在首都金沙薩的暴亂中遭流彈打死。

◆美國

1968年8月,美國駐瓜地馬拉大使戈登梅恩遭武裝叛軍挾持後處決。

1973年3月,美國駐蘇丹大使諾艾與另2名外交官遭巴勒斯坦突擊隊綁架後處決。

1974年8月,希臘裔賽普勒斯人發動示威,抗議美國背後支持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島北部時。美國駐塞浦路斯大使戴維斯在首都尼科西亞的使館內遭槍殺身亡。

1976年6月,黎巴嫩爆發內戰後數月,美國駐黎巴嫩大使梅洛伊與另一外交官及使館的司機,於貝魯特遭挾持,並遭一個親巴勒斯坦組織殺害。

1979年2月,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達布斯在喀布爾遭激進伊斯蘭主義者挾持,並於政府軍嘗試救援期間被殺。

2012年9月11日,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及3名美方職員,於利比亞第2大城班加西遇害。當時是利比亞民眾因不滿一部電影辱及伊斯蘭,憤而示威並攻擊美國領事館。史帝文斯是二戰以來遭激進分子殺害的6名美國使節之一。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莉表示願為維安工作上的疏漏負責。

外交部:大馬政府譴責殘忍行為

(吉隆坡20日訊)外交部說,大馬政府譴責,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發生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遭槍殺一事。

該部說,此事也造成3人受傷,因此這是一起沒有人性的殘忍行為。

“我們希望負責的一方,盡快被繩之以法。”

外交部今日發文告指出,我國政府也向死者家屬和俄羅斯政府致哀。

該部說,在這傷心的時刻,我國政府與死者家屬同在。

另外,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今日在推特推文時,也譴責這起事故。

他向死者的家屬和俄羅斯人民,表達慰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