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潘有文
攝影:潘嘉威
字感學習以讓兒童接觸甲骨文,作為開啟他們認知中文字大門的鑰匙,這種圖像教學方式,符合兒童認知發展過程所需。
幼教語言文學教育學者相信,字感學習近似于圖像教學,它或是一個適合小孩學習中文的方法,成效應會優于現有教育體制下,以一筆一劃教小孩掌握中文的方式。
“非圖像學習語文,常會記不牢,如果不是從圖像的演變去學文字,有可能會常寫錯。”
馬來亞大學教育系語言文學教育學者周芳萍博士指出,以圖像方式學漢字,會較其他方式更易記牢文字,就如看了一副具有震憾感的畫,十年后都會記得一樣。
從學習的角度而言,她相信現代小孩學習語文需要要圖像協助,從學習第一個語文開始,再到其他第二或第三語文的學習都相同。
小孩比大人更快上手
她認為發展心理學家皮爾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恰好說明這點,不管任何族群,學習第一或第二語言,都從符號或圖像開始,
“小孩子從圖像教學中,較易看出圖像的字感,大人就沒有了這方面的能力。皮爾杰研究兒童語言與思維,把它分成4個掌握語言的階段,第一階段是零歲至一歲左右,從環境刺激和傳達中,聽到何種聲音就開始發出聲音,這個階段稱為感知運動階段。”
她指出,第二階段是前運算階段,約是2歲至6歲左右,小孩開始從符號中學習語文。小孩子從圖像學習文字比大人快上手,小孩喜歡畫畫,因為那是他們的感官感知和認知的表達,可由符號轉換成語言。
“如果小孩在2歲學會握筆,並不是寫字,而是從涂鴉開始。古代的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所以小孩學這些圖像語文比大人更快上手。”
她表示,先學習中文再學習日韓語較為容易,因為發音和字型相近,或再學習其他亞洲語言亦佔優勢。
至于英文和馬來文的文字,由于沒有象形文字方面的圖像語文優勢,先學這方面的語文再轉學其他語文,就會具有一定的挑戰。
她指出,如果小孩以圖像教學方式學習中文,例如從甲骨文理解中文,由于甲骨文許多文字的起始于生活中事物,就能較易掌握中文。
“小孩從符號和圖畫開始學習文字成效較佳,因此用字感教學方法教中文,成效肯定比一筆一畫學習中文來得好。”
筆劃方式較機械化
從學前教育開始,不管是父母或老師,基本上教導兒童學習中文都是從一筆一劃開始,但這種方式原來並不適當。
“現在學中文都是學筆劃為主,這個方向比較機械化,這個不是人類學語言的自然方法,最好是通過圖像。”
周芳萍博士指出,教導小孩學漢字,不只要他們要明白字如何寫出有關文字,更重要是理解寫法的源由。
“例如,男這個字為何是由田和力組成,那是因為以前男性在田裡工作,而且田字不能寫出頭。”
她表示,一撇一奈的形式可學習中文,但它不是圖像學習,印象就不深刻和不耐久。
即是說,學習中文字或甲骨文需聚焦在其圖像效果,周博士認為就如外國研究注重覺學習,就是給兒童一個圖像(visual)的意思。
“現在外國人教語文大多數使用圖像,他們真的是把字的意思畫出來,因為他們相信用這個方式教導語文更為有效。”
皮爾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皮爾杰是20世紀西方著名兒童心理學家,他提出的認知發展論和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4個階段的理論極具權威,現代不少兒童心理和發展方面的學者,常常引用他的論述。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認知發展指人在出生后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吸收知識時的認知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其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的歷程。
──皮亞傑的研究方法採用對于個別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女兒在自然的情境下連續、細密的觀察,紀錄他們對事物處理的智能反應,現時兒童心理學家常採用他的這種做法。
◆兒童認知發展的4個階段
──感知運用階段(亦稱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0至2歲)
兒童1歲時以感覺動作發揮其基模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前運算階段(亦稱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2至7歲)
此時兒童已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以自我為中心,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
──具体運算階段(亦稱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7至11歲)
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使用操作事物協助思考。
──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11至16歲)
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
識字教學法有趣成效高
周芳萍博士在馬大教育系執教,也指導一些中文教育系碩博生的論文,其中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關于“識字教學法”的研究論文,同樣說明圖像教學有利兒童學習中文。
“識字教學法教會兒童中文字的演變,但只是教演變,字感教學則是詮釋文字的意義。”
這項研究把華小三年級的一些學生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前者用識字教學法,后者則是以傳統教育方式學習中文。
“控制組的老師教學生一筆一劃學中文,實驗組的老師則使用識字教學法,兩班學生學習中文都有效,分別在于學生認為識字教學法有趣,甚至有學生在這一科考獲滿分。“
她指出,這種讓學生明白漢字結構的教學法,讓學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進而對中文產生興趣。
她說,雖然識字教學法已經過研究證實可行,但是由于這種方法會佔用很多上課時間,以及使用很多遊戲,無法迎合現有填鴨式的教育制度,在學校還行不通,因此研究報告只能還擺在大學內,無法符諸實行。
西方人用助記符號學語文
西方人使用的文字,如英文的ABC,並不是一種圖像,因此在記憶里這種文字無圖可考,唯有以助記符號或編成歌謠記憶。
周芳萍博士表示,助記符號(Mnemonic)是外國人學習和記憶文字的方法之一,例如以要記得Rainbow(彩虹)這個字,就把單字折開以代表不同的意思,例如R代表Red,I代表Indigo(靛青),這樣就能理解這個字的的涵義。
另一種方式就是編成歌謠,例如為人所熟悉的ABC字母歌謠即是其一,也有以“A for Apple”的連想方式,讓兒童學習英文,全因英文非象形文字或近似圖像,需以另一種視覺方式呈現出來。
學習中文需想像
華人學習漢字不難,因為從小習慣了類以圖像的象形文字,但對其他以ABC為語文的族群,可能要大呼受不了。
周芳萍博士在一間教育機構教導對外漢語時,非華生就大喊漢語難學,她唯有嘗試用圖像和聯想方式,讓學生明白漢字的意思,以及為何這樣學漢字。
“我教對外漢語用圖象,但又不能用古代文字,就先寫出一個動物的中文學讓他們猜,例如寫出馬字,猜到接近意思就告訴他們原因。”
她表示,學習中文就需要他們去想像,這可培養一個人的想像力、集中力和表達能力。
用圖像開發右腦教學
不管是字感教學或識字教學法,它們屬于全腦式學習法,即利用圖像開發右腦教學。
“邏輯或方程式多是用左腦,數學也是用左腦,學東西少用圖象,但外國的研究是指使用圖象學習更為有效。”
趙芳萍博士指出,一項教學研究指出,兒童學習語文時,有84%使用視覺學習,聽覺只佔11%,因此利用視覺方式,如圖像教學學習語文,最能取得成果。
形象化教學可行
學習語言文字,將之形象化,有利兒童學習,即使學習馬來文也可行。
周芳萍博士指出,在她指導的一個教育論文中,一名學生交上以中文譯音和圖像教導學生學習馬來文的論文,至今她依然印象深刻。
“他是一名華小老師,教導一群有語言障礙的學生學習馬來文,用傳統方法難以讓學生學習成功,就用中文來和圖像來教。”
這位老師除了將馬來文發音譯成中文,還加上畫圖呈現出來。舉例,Bayi嬰兒就發音成“八椅”,畫了八張椅子,上面有嬰兒。
此外,kuda馬就把發音寫“褲大”,然后畫一只穿著很大褲子的馬;Paku鐵釘就譯成“怕哭”,有一幅給釘釘到但不要哭的圖;Nasi米就是以拿米去洗的圖畫呈現出來。
因此,她忍為圖像教學是可行的教學方式,即使是並非象形文字的馬來文,都可以用另一種生動的圖像方式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