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我國大使黃惠康指大馬華人已扎根本土,他也肯定華人對大馬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殖民地政府即禁止中國人南來,目前作為土生土長“資歷”最淺的華人都已是移民的第三代,大多數則是第四、第五代或更久了,所以華人已扎根本地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至于華人對大馬的貢獻,也同樣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且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說起,當時,在百廢待興環境中,努力發展半島與沙砂兩地經濟的是以英國人為主的歐美人與華人。
歐美人擁雄厚資本,集中于大規模種植橡膠、以鐵船採挖錫礦,成立被華人稱為土庫的代理商行,從事對歐美的進出口貿易;諸如森那美、利華兄弟、莫實得等等,前身就是歐美人成立的土庫,所以對馬來半島以及沙砂2地的經濟發展,歐美人有很大貢獻。
沒華人開闢恐怕仍荒蕪
華人資本則遠不如歐美人雄厚,融資也不如歐美人的容易,于是華人就採用露天式沙泵挖錫、小園口種橡膠、開零售店、與中國做進出口貿易,稍后又進口糧油食品、開工廠、最后再開設銀行等等,所以直到1980年代中期,我國銀行若不是歐美人的就是華人的,可證明華人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居功至偉。
說到黃大使訪問唐人街,巫統宣傳主任安努亞在前年指華人到處打造唐人街。
誠然,全馬大城小鎮,十之七八都是由華人開闢的“唐人街”,別說吉隆坡、檳城、新山這些大城市,即使如美羅、金寶、東甲、麻坡、和豐、淡馬魯這些大概只屬第三、四級的市鎮,不論有多少條街道,兩旁盡是華人開設的商店或工廠,倘若沒有華人開闢,這些地方至今恐怕仍是荒蕪地帶,這方面又證明華人的貢獻,誠如首相納吉所說,如果沒有華人,大馬不會有今天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