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庫.米老鼠的 瀨粉天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知食庫.米老鼠的 瀨粉天堂

特約:林金城



“知食分子.人文空間”總監、品牌創意顧問、美食專欄作家、電視美食節目顧問、詩人(隔周刊出)

全馬有兩個老鼠粉的“誤區”,一個在檳城大山腳,一個在森美蘭芙蓉。

在大山腳伯公埕一旁,有攤超過60年歷史的“米苔目”,當地人喜歡在湯粉中摻入辣椒醬,這吃法經已成為許多離鄉大山腳人的味覺鄉愁。其實,那碗米苔目就是客家人的老鼠粉。起初我還以為原攤主祖籍福建龍海,因為在福建漳州的龍海,有款與老鼠粉相若,卻長短不一的粉食稱作米苔目。但探詢後才知道老攤主胡永忠是名來自永定的老客家,也許是當年在福建人和潮州人的地頭找吃,不得不將家鄉的老鼠粄(本地稱為老鼠粉)給隱姓埋名;或也由不得他做主,大家只管將這“似曾相識”的粉食,給取個福建人皆懂的名字。所以,米苔目在北馬,就是老鼠粉的代名詞。

另一個“嚴重誤區”,就在森美蘭州的花城芙蓉。芙蓉處處可見老鼠粉的食肆招牌,趨前一看,不禁嚇了一跳,連忙問攤主:這是老鼠粉嗎?攤主還來不及回答,同行的芙蓉朋友通常已搶著解釋:是老鼠粉沒錯!是的,芙蓉的“老鼠粉”就像廣東瀨粉或福建米苔目一樣,屬於長條狀,與短小、兩頭略尖的客家老鼠粉形象完全不同。換個方式來說,就是不知何年何月開始,芙蓉人已錯將瀨粉或米苔目給當成老鼠粉,積非成是,一錯就錯了幾代人。只是我有點無法想像,就是芙蓉客家人不少,賣這類“老鼠粉”的小販也以客家人居多,怎麼會不知道呢?



芙蓉公市樓上,有攤“泉記瀨粉麵食”,被喻為80個攤位當中“四大天皇”之一。我通常不去理會孰皇孰後,名氣大小,卻看見招牌上寫著“瀨粉”(實際錯寫成賴粉)兩字,心裡難免好奇起來。別人都誤將瀨粉稱為老鼠粉,難道這位老闆是“力挽狂瀾”嗎?

於是,便找來攤主盧新妹大姐問個究竟。她說,這攤子是她的家婆吳福順於1949年創立的。起初來自中國廣東東莞的家婆,對瀨粉製作一竅不通,為了改善生活,向同鄉拜師,之後才開始挑擔到街上叫賣。直到60年代舊公市建起,家婆被分配到攤位,才結束日曬雨淋的流動小販生涯。

配料簡單卻美味

我欣喜,好像找到一些線索似的,馬上追問:那從你家婆的年代開始,這粉食就叫瀨粉嗎?她說,沒有啦!都隨著市面習慣叫成“老鼠粉”。倒是1978年搬進這新公市後,丈夫黃志荃正式接手,想到要還原東莞瀨粉的身份,便掛上“泉記賴粉麵食”;結果瀨寫錯了,當時就有朋友笑著倒過來唸,“食麵粉”要搵“賴記泉”,笑說我們是姓賴的。笑聲中,盧大姐仿若陷入無限回憶。

原鄉的東莞瀨粉以燒臘燒鵝為主,想必當年黃志荃要還原的,就僅是“瀨粉”而已。“泉記”的瀨粉一向以乾撈出眾,配料簡單,汆燙過的瀨粉,舀匙豬油,鋪上肉碎,澆圈黑醬油,再灑把蔥花,即可美味上桌。做法與傳統大埔客家乾撈老鼠粉和客家麵並沒差別,雖然盧大姐強調他們的肉碎不像大埔人放入魚露,但整體形式無差,可見“泉記”的“瀨粉”,在芙蓉人心目中無疑還是一碗“老鼠粉”。

其實,“泉記”的清湯瀨粉並不賴,說得更準確一些,是大家都將重點放在乾撈,而忽略了這碗老實的美味。豬骨湯、肉碎、蔥花、搾菜絲,加上盧大姐兒子半手工製作的米香瀨粉,一碗簡約如此的輕食,我想,下回我的台灣美食家朋友舒國治來訪,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這碗瀨粉湯了。

“米老鼠”解密不成,至少我們知道在40年代末,芙蓉人已經將瀨粉給稱作“老鼠粉”了!

泉記瀨粉麵食(803檔)

創 始 年 :1949年

地 址:Seremban Pasar Besar, Jalan Besar, Seremban, Negeri Sembilan.

營業時間:06:30~11:00(星期日休息)

G P S:N 02.73103° E 101.93712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