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打擊IS戰略脆弱 敘伊邊境全面失守
(巴格達22日綜合電)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在敘利亞及伊拉克的戰鬥繼續佔優,敘利亞人權組織說,武裝分子奪取最后一條連接兩國邊境通道,令兩國的邊境通道全面失守。
IS武裝相繼佔領伊拉克重鎮拉馬迪與敘利亞千年古城巴爾米拉之后,並沒有減緩進攻步伐。而根據觀察敘利亞戰事的組織透露,IS武裝已控制敘利亞大片國土。
在伊拉克的IS大軍,則繼續由拉馬迪向東推進,侵佔伊拉克政府軍防線,向首都巴格達進迫。
儘管美官方之前承認在打擊IS武裝方面遭受挫敗,美國總統奧巴馬周四仍堅稱並沒有輸掉對IS的戰事。
奧巴馬堅稱沒輸掉戰事
針對美國打擊IS的戰略,分析廣泛認為應作出必要調整,否則難以遏制IS的反撲。
美國《華爾街日報》說,拉馬迪等重鎮淪陷顯現了美國應對IS戰略的脆弱。
美國長期以來拒絕與伊朗、敘利亞等國在打擊IS問題上深入合作,給IS可乘之機。
另外,美國在打擊IS方面只進行空襲配合和武器裝備援助,並不派遣地面部隊,從長期來看難以根除IS。美軍空襲還導致平民傷亡,造成當地社會的反感。
美軍專家和共和黨人士認為,奧巴馬之前急于從伊拉克撤出美軍也是錯誤的;目前如果想要控制住局面並遏制IS等極端組織武裝,就應向伊拉克前線增派數千名美軍士兵。
IS巴爾米拉殺49人包括9童
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今天表示,伊斯蘭國(IS)戰士周三攻占敘利亞古城巴爾米拉后,至少處決17個人。
人權瞭望台組織負責人阿杜拉曼告說:“伊斯蘭國處決17個人,包括平民和效忠政府的戰士。其中至少4人遭到斬首。”
根據總部設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瞭望台,自5月13日展開巴爾米拉爭奪戰后,至少有460人死于戰火,包括49人遭到伊斯蘭國處決,其中有9人是孩童。
他表示,遇害平民為地方政府機構工作,而戰士則包括至少1名政府軍士兵,還有親政府民兵國防軍的成員。
敘利亞維權人士透過臉書告訴《法新社》,伊斯蘭國下令巴爾米拉居民留在屋裡。
這位自稱霍姆西的維權人士說,“伊斯蘭國不准居民離開家,正在搜索民房”,找尋效忠政府的人。
他表示,他透過電話聯絡上巴爾米拉的居民,他們告訴他,雖然想要逃走,但聽到有人遭處決,尤其是傳聞有些人被斬首后,又不敢這么做。
新華社評論:IS瘋狂反撲值得反思
《新華社》報導,連日來,伊斯蘭國(IS)向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城市發動猛攻,繼奪取伊拉克拉馬迪市后,週三又佔領敘利亞古城臺德穆爾(又名巴爾米拉)。
分析人士指,從打擊IS的戰事膠著可以看出,短時間內清剿該組織存在較大難度,該組織能夠迅速發動反撲的原因也值得深思。
儘管媒體報導打擊IS取得一些成果,如擊斃該組織的重要頭目等,但該組織迅速反攻說明它仍留有實力及完善的組織結構,並沒有在打擊下徹底瓦解。
分析人士認為,面對伊拉克政府軍及國際聯盟的猛攻,IS意識到固守陣地只會令其傷亡慘重,不僅無法繼續控制領地,而且最終會被消滅。因此改變了戰術,使用“遊擊戰”方式,尋找伊拉克及敘利亞兩國防守的薄弱環節發動進攻,取得出人意料的結果。
從地理上看,伊、敘兩國人口大多集中在大型城市,其他區域地廣人稀、地形複雜且兩國邊界地帶難以防控,這為IS在兩國之間流竄創造了便利。西亞軍事專家指出,IS武裝分子完全有能力一天內在兩國間數百公里的範圍內發動突襲。
拉馬迪失守是自2014年6月伊拉克政府軍在打擊IS行動以來遭遇的最大失利。觀察人士認為,美國打擊IS的行動大多僅限于空襲,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辦法,難以取得切實、長久效果。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國防問題專家科德斯曼說,失去拉馬迪表明美國的戰略存在很多弱點。
打擊恐怖主義在需要持久力的同時,還需要各方聯手,依靠系統、全面的措施共同應對。美國拒絕與敘利亞等國在打擊IS問題上進行合作,也給剷除該組織增加了難度。